湖麵上建起長廊,直通祠堂前麵的院壩,祠堂被建造成徽派風格,灰牆紅柱,高大氣派。

祠堂四周都用石磚找平,院壩兩側分別種植著四顆蒼鬆翠柏。

今日韓家祠堂請祖歸祠,是個隆重的大日子,附近的村民都沒幹農活,也沒躲在家裏烤火看電視,都跑了出來,站在湖對麵好奇地看著這邊。

他們現在也知道了,住在山上的那個姓韓的老人家,不是什麼普通的富豪,而是為國家鞠躬盡瘁的老J軍。

也知道了,那老先生的孫子如今是望東城首富,家裏祖祖輩輩都是了不起的人。

韓翱宇是從河南那邊逃荒過來的,他對於自己爺爺輩的祖先已經沒有了記憶。說是請祖歸祠,但真正能被請回來的,隻有韓翱宇夫婦,以及韓翱宇那亡故幾十年的父母,還有他的堂兄韓望龍夫婦。再往上的老祖宗,已經無處查詢了。

請祖儀式由徐岩代辦,請祖歸祠後,韓家所有子孫後輩都拿著香,站在庭院中間,對著祠堂正堂彎腰鞠躬。

韓淼與韓珺都不懂這些人在做什麼,但也乖乖地拿著香,學大人們一起鞠躬。

請祖歸祠結束後,韓湛與韓躍雲拿著早就備好的香煙跟毛巾,親自登門去村子裏的住戶家中,送上兩包上好的香煙,以及兩塊毛巾,感謝村民當年收留韓家人的恩情。

當年,韓翱宇父子逃荒到這個村裏紮根的時候,那是窮得叮當響,是村民們收留了他們。村裏的莊稼漢還抽空幫他們搭了一件茅草屋,解決了他們無處可住的窘境,那是天大的恩情。

恩德如山,不可不報,也不能忘。

這些年,韓湛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了許多,早些年國家撥款為村修公路,但隻修了一條主公路。後來韓湛賺了錢,為村裏投了一筆錢,讓公路通往各家各戶。

不僅如此,他還給村裏修了小學,幼兒園,自己出資聘請老師為孩子們教學。此外,他還在村裏成立教育基金,幫助村裏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們上大學。

韓翱宇感念村裏人的收留之恩,韓湛也感念外公當年的解救之恩與撫養之恩,是以,他也像韓翱宇一樣熱愛著這片故鄉。

晚上,韓家在村莊飯樓裏備了飯,廣邀村民前來用餐。

徐岩與徐騫雙雙站在飯樓前,盯著忙碌的廚子,以及在跟村長說話的韓湛一家人,徐岩歎道:“知恩圖報,人不忘本,韓家可興百年有餘。”

徐騫看著韓湛,他說:“他身上有真龍之氣。”

徐岩沒有兒子的強大天賦,看不到鬼,也看不到什麼真龍之氣。他說:“兒子,你看看爹,爹身上是不是也圍繞著一股強大的氣場?”

徐騫抬頭看著父親的頭頂,半晌後,點了點頭,說:“嗯,你頭頂有一片清新的空氣。”

徐岩:?

韓珺看到了徐騫,她快步跑到徐騫麵前,仰著頭,問他:“你餓嗎?”

徐騫並不餓。

但韓珺卻覺得徐騫餓了,因為她自己肚子餓了。

韓珺將藏在背後的烤紅薯舉到徐騫麵前,她說:“這是我的紅薯,給你吃,好不好?”

徐騫下意識想拒絕,他爹在一旁咳了一聲,對他說:“韓家小姑娘一片心意,兒,還不說謝謝?”

徐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