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是一個人嗎?你還是一個華夏人嗎?你得祖先會因為你今日的所作所為而蒙羞,你自己,必將成為華夏民族的恥辱!”
“恥辱!”
“國家的恥辱!”
“民族的恥辱!”
“什麼!”咆哮聲中,諸葛亮愣住了。
在這些酋長耳朵裏,千秋大計,就是諸葛亮在阻止自己去中原享福,自己的子子孫孫都會享福。
而在諸葛亮耳朵裏,這是中土華夏的千秋大計,一勞永逸的解決邊境少數民族的問題。雙方避免了戰爭,避免了內部的流血,雙方同心協力,互助發展,這對各民族都是好事情,因為在許多年前,我們都是一個祖先,我們都是華夏走出來的人。
秦峰冷視諸葛亮,若是諸葛亮執迷不悟要做一個分裂者,秦峰哪怕是冒著馬上被揭穿身份的危險,也要在這裏當場殺了諸葛亮。殺了這個他一手培養起來的混賬小子!若是當年知道諸葛亮如此,秦峰絕對會將其從隆中提溜出來,絕不會給其良好的成長空間。
然而,令秦峰意外的是,在大是大非麵前,諸葛亮有了自己的決斷,隻見他收了羽扇,十分鄭重的行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士子禮,這一禮,恐怕是他這輩子最尊重的對弘武皇帝一禮。
“帶來洞主,未來有一天,你我終有了斷。”諸葛亮已經看出了是秦峰,然而為了中土的千秋大計,他選擇了退讓。他離開了秦峰的府邸,當他回望的時候,“大秦體係,對各民族的確是極好的……。”這一刻,他終於徹底知道,為什麼曹操、劉備會失敗,為什麼秦峰崛起如此之快,勢力如此之大,人望如此之重。
“孫權,當弘武皇帝處理完最後的民族事務的時候,也就是你滅亡之時了……。大華夏……,真想看一眼……。”
然而,年輕的諸葛亮不會承認自己的失敗,哪怕傾其一生,他也要再回來。他打算立刻去找劉備,勸說劉備離開這裏。
三日後,三江城祖廟。
小蠻極度興奮,漲紅著臉呼道:“帶來洞主八十票,帶來洞主成為新的南蠻王!”
瞬間的沉寂後,山洞中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就連沒有投秦峰票的酋長,也是鼓掌為他慶賀。
呼聲中,孟獲低下了頭,孤獨的走了出去。而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兀突骨、孟優留了下來,他們承認了秦峰南蠻王的身份。
而在秦峰的帶領下,所有人祭拜祖神“蚩尤”。這個從徐州走出來的九黎部落的族長,他雖然當初犯了錯,但他的族民,來自中原的族民來到了這裏。無論過去還是將來,這裏永遠是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蚩尤和他的九黎部,在遠古的民族擴張上,對華夏是有貢獻的,是不容置疑的。
身為弘武皇帝的秦峰,自然要祭奠他,祭奠這位華夏民族的祖先。
消息傳出去後,三江城沸騰了,人們載歌載舞,慶祝八番九十三甸第一位真正王者的誕生。
秦峰在祖廟前接受部民歡呼的時候,也到了他表明身份的一刻。雖然很困難,雖然不知會麵對什麼,或許會有極大的反彈,但他也必須要開始麵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