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途經河內(2 / 2)

當李傕,郭汜的大軍來到長安後,長安已經成了空城。之後的發展與曆史上一樣,李傕被封車騎將軍,池陽侯,司隸校尉,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同秉朝政。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領兵屯於弘農。

……

秦峰領兵行至渡口,正說要渡河之時,伏德帶著家眷趕了上來。

“兄長前來所謂何事?”

這伏德是伏壽的大哥,將近四十,所以秦峰以兄相稱。其實見其攜帶家眷前來,他多少已經想到了原因。

果不其然,就見伏德下馬行禮,道:“伏德願追隨將軍……。”

東漢末年,諸侯並起。世家大族多分家族之人各自追隨,以圖後事有成者,家族不至於完全站錯隊,導致家族沒落。最典型的就是諸葛一族,諸葛瑾效忠東吳,諸葛亮效忠蜀漢,諸葛誕效忠曹魏。

一門三兄弟,各自輔佐一方,無論誰家最終統一,他諸葛家都是從龍有功之臣,真真的是好算計。素有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的美譽。

伏德投效,亦是伏家在秦峰這裏下注。

“既如此,兄長就先為將軍府記室令史何如,就是有些委屈兄長了。”秦峰笑道。

記室令史,是大將軍府屬官,執掌章表書記文檄。因秦峰被封大將軍,所以可以隨意任命此職位。其實天下早就亂了,官職隨便自任,就三國時蜀地的廖化竟然還被封為並州牧。

“記室令史!”此職位別看不高,但是能在大將軍府行走,能常與妹妹見麵,又能與秦峰接近。伏德十分欣喜,他十分鄭重的一正衣冠,拜倒於地,道:“主公在上,請受伏德一拜。”

君為臣綱,曆來在眾綱常之前,既然投效秦峰為主公,伏德就要拋開之前的親戚關係,重新正式見禮。

秦峰虛手一抬,道:“仁弘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仁弘,伏德的表字。

秦峰同意了伏德的請求,便再次上路,過河望解縣而去。伏壽得知哥哥到來,又帶著嫂嫂子侄,從此在千裏之外的上穀郡也算有了娘家人,因此十分感激秦峰。

當秦峰到達解縣的時候,就傳來王允被呂布所殺,呂布另投他處,李傕,郭汜占領空城長安的消息。

漢室因此又入賊手,天下為之震動。

然而秦峰才不會去管漢室的死活,王允被呂布死了,倒也算是報了仇,也不枉自己數次提點呂布。

另外,他更加關心諸侯的事情。

目前諸侯的近況,袁術在揚州發展的不錯,曹操正在跟劉岱爭奪袞州。袁紹與公孫瓚密謀冀州,但袁紹另出奇謀忽悠了韓馥讓出冀州牧之位,從而得到了冀州之地。

公孫瓚欲意平分,因袁紹不給因此惱怒,率領本部兵馬殺奔冀州。一路殺過南皮直逼鄴城,又與劉備三兄弟彙合,一時間白馬義從威震河北。但是袁紹也不是好欺負的,麾下猛將如雲,謀士眾多,一時間在冀州中部的磐河兩側各立大營,形成了拉鋸戰。

這時候,秦峰帶兩萬大軍並一千多車錢糧,進了河內郡的範圍內。

他親自領兵在前,許褚跟隨,張遼帶兵在後守護,趙雲往來巡視不斷。因車輛眾多,所以綿延數裏。秦峰生怕帶著這些錢糧被那個不開眼的惦記上,所以四麵八方派出斥候偵查。

河內郡守府,此時的太守已經換成了張楊,他聞聽秦峰到來,就此惶恐不安。皆因天下大亂,諸侯互相攻伐,他生怕秦峰就此進攻河內郡。

他就召集手下謀士董昭和將領,韓浩,楊醜商議此事,並直接道出了擔心。

董昭沉吟了一下,道:“太守大人不必擔憂,大將軍仁義,斷不會作出此等事情。”

楊醜在一旁默默不言,此刻他背上還隱隱作痛,就在半個月前,張楊因為他驅兵禍害百姓而在軍前杖責。他是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之人,因此心生怨恨。

韓浩則說道:“應當派人前去打探虛實,城中加緊防守,以為萬全之策。”

張楊所處位置不同,這河內是他的基業,不可不小心,所以不同意董昭的話。就說道:“元嗣所言甚是,公仁你就帶些糧草酒肉送去大將軍軍前,順勢打探一番。另外……。”他就又對楊醜說道:“你帶領五千兵馬在城西安營……,元嗣領城中甲士上城戒備……。”

河內有一萬五千兵馬,張楊讓楊醜帶五千人出城,就在秦峰所經過的方向安營,以為掎角之勢。

董昭領命,他心中素有大誌,若有所思的離開。

楊醜便感到這是一次機會,若是能夠投奔秦峰就要比跟著張楊有前途,但是他又怕背主投效秦峰看不上他。“若是獻上河內郡……,大將軍一定會高看我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