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飛往太陽係外(1 / 2)

“陳宇,你要相信現在的醫療水平,還是有希望的”

“小一,不用勸了,與其去搏那三十不到的成功率,我更想完成我的夢想”

“可是.....”

坐在太空艙的陳宇回想著在研究室趙婧一跟他講的那些話。自嘲的笑了笑。

趙婧一的父親是房地產大亨,家境富裕,人也長得很美,可是在讀研的時候,卻喜歡上了出身平平的陳宇,而陳宇在畢業後,卻遲遲沒有給出回應。

原因有兩點,一是他是比較現實的人,像祝英台跟梁山伯的這種故事也隻能發生在電視劇版中,現實中的窮小子跟富家千金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二則是他在讀學術研究生的時候迷上了一個課題,是關於太陽係和行星一樣,處於圍繞宇宙某一點運動,但是目前人類對宇宙探索還隻存在於太陽係內,對於太陽係外仍是看得見摸不著,這個理論的真實性,和太陽係之外究竟是什麼樣仍然是個謎團。

加上陳宇的探索欲從小就很強,性格執拗,所以對太陽係之外的宇宙深感好奇,於是迷戀其中,如今以有五年了,他的研究也得到了中科院的重視,並成立相關研究小組,經費也全都由國家讚助。

此刻他人到了30歲。研究課題也有所突破,研究項目前段時間剛剛提交,並得到認可,國家也著手準備這個課題的探索工程。此時正是陳宇人生的關鍵時刻。

但是在三個月前,他因為不時的頭痛被送往醫院查出患有腦瘤,這仿佛如一個晴天霹靂,讓年僅三十的陳宇感到迷茫。

作為一個好學生,從小聽從父母安排,好好學習,終於有所成就,如今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卻換上了這種病,而且還是腦瘤晚期。

在剛得知的那段時間,陳宇整天如行屍走肉,日子也過的渾渾噩噩,仿佛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在人生的美好時光之時,該是去體驗更多美好,新鮮的東西,該去娶妻生子感受人間的酸甜苦辣,迷茫,害怕,恐懼,各種負麵情緒和念頭充斥在心疼。

一直喜歡他的趙婧一在聽說後也是心頭一顫,她當即請全國最好的醫生來前診斷,陳宇也是非常配合,畢竟能活著,誰又願意死去?

隻是診斷結果卻是不怎麼如意,手術成功率不到三成。本著對陳宇的感情,哪怕是一成的機會趙婧一也想讓陳宇把握住,但是陳宇的想法卻跟她不同。

經曆過痛苦的折磨後,陳思楠已經不再胡思亂想,勉強穩住自己的心態

如果可以選擇死法我想選擇最為絢麗的方式,研究,自己的研究課題,

陳宇現在心心念念的還是自己的研究,他不願意去博這三成的幾率,如果死在了手術台上,那他多年所學,多年的努力將化為灰燼,他的人生將會留有遺憾,

或許他的選擇對不起很多人,自己的親人,朋友,喜歡自己的人等等,但是他不願去博,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有些人活著卻也死了,有些人死了卻也活著。

在得到診斷結果後,陳宇就做出了決定,先是與親戚朋友,還有父母完成告別,隨後參加“鄭和計劃”

“鄭和計劃”是他研究的課題中的計劃,也是國家首個讚同對太陽係外探索的計劃。原定計劃核心是隻有宇航器飛往太陽係外的外太空,記錄太陽係外各種數據,然後回收,但是因為陳宇的申請,這個計劃得到了一定的調整,那就是在宇航器中加入宇航員生態倉,由陳宇本人入駐其中,跟隨宇航器一起飛出外太空。

做出這個決定也是陳宇思考了很久的結果。不成功便成仁,或許以後還能作為第一個走出太陽係的名人記錄在冊,如同阿姆斯特朗那般。那麼自己短短三十年,也值了。自己將會是人類新的階梯,之後人類的每一次突然都會想起他陳宇。

原本這個申請本來是被拒絕的,畢竟首次計劃就拿人命去試,本身就不符合科學守則,但是這個計劃中陳宇的貢獻非常大,而且他拿出了醫院給的診斷證明,並且表明這是他最後的心願,

隨後他一一懇求共同參與這個計劃的同事們幫他聯名申請,以前看中陳宇才華的中科院院長猶豫再三,才決定同意他這一請求。幫他完成最後的心願。

因為診斷證明上寫著他的生命還剩9個月,所以在三個月後承載著陳宇心願的宇航器就已經完成,並和他本人一起飛往外太空,如今已經到了比冥王星運轉軌道還高的地方,隻要加速度不斷,再飛幾天就能抵達太陽係的邊界,飛向人類尚未抵達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