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 / 3)

北京城建都800年,建城的曆史也有3000多年了。但是這短短的五十年裏,她仿佛是把3000多年未曾經曆的苦難都經曆一番了。

過了春分便是春暖花開,鶯飛草長,農人就開始忙碌起來,要加緊春灌。市井小民雖然不種田,也要想法子尋份差事,好養家糊口。

住在眠花胡同的劉媽從上個月就開始忙碌。她今年三十六七歲,是一個寡婦,又沒有孩子可以養老。平日就靠替中產之家漿洗衣服,得過且過。及至上個月,臨著一條街的做中人的姚婆子上門來找她,說有一戶官家,從保定府來京做官,買下了後頭獅子胡同的大宅。現今要尋老媽子,吃住都在府上,每個月八塊大洋,穿的衣服都是府上給做,問她願不願意。

這樣的好事,劉媽開始還不敢相信,直到事無巨細地問了一遍,才應承下來。她原以為之後就能做工,等到府上見過管家,才知道還有十幾個中年女人爭這個差事。一連幾天,又是檢查漿洗的衣服幹不幹淨,又是逐一試過了各人煮飯的手藝,又是詢問了一些待人接物的規矩,甚至還請算命的先生看過麵相,算過生辰八字,才定下了人選。最後,十幾個人剩下了四個,其中就有劉媽。

剩下的半個多月,劉媽開始了解東家家裏的情況。這家姓汪,老爺叫汪伯蓀,今年四十歲,娶過兩位夫人,是平妻。一個太太叫茂臻,奇怪的是沒有姓,有說是汪家養女的,從小汪老夫婦做主訂了親。都說是個大美人,可惜福薄,大前年就沒了,留下三小姐曼雲。現在當家的太太娘家姓閆,生了一對雙棒,就是大少爺世番和二小姐曼珺。老爺不曾納妾,劉媽隱隱聽汪家過來的老媽子議論過,說是因為老爺二十年前不過是個窮秀才,閆家卻是當地的富豪之家,因此不敢得罪,十幾年不曾納妾。後來閆家老太爺沒了,汪伯蓀感念太太溫柔賢惠,更沒有納妾。如今坐上了交通部郵政總局局長的位子,也依然是克己守禮,堪稱模範。

劉媽知道了這些,又放了一半的心。以為這樣的家庭,雖然規矩多,到底是正經人家,肯定不會隨便懲罰下人,日子想必也好過些。

這天,北京城還在一片黑暗中時,劉媽和其他三個老媽子就從被窩裏爬了起來,她們現在的住處是臨近後門與內帳房的幾間屋子裏。隻等今天太太見過,按人品才能,或者分到兩位小姐處,照顧小姐的起居,或者不分配主子,隻管打掃庭院,照顧花草。事關重大,因此四個人都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將穿堂,廂房,上房,書房裏的家具都認認真真擦洗了一遍。等到一切都做完,天已經大亮,總有十點多了,四個人各自回屋換上幹淨衣服,出來候在穿堂前邊。

正午還沒到,就看見新招的聽差遠遠地跑來,對管家羅發一疊聲地說道:“來了來了,已經到胡同口了!”

羅發一聽,連忙整理一下衣袖,出門迎接。劉媽隻是垂著頭靜靜候著,聽到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本想偷偷瞧兩眼,卻終於忍著沒有抬頭。隱約聽出來有幾個人從車上下來,馬車的聲音便從門口過去,估計是停到旁邊的東角門上了。

“老爺,太太,一切都收拾停當了,等老爺示下。”羅發急急地跑到老爺跟前說道。

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響起:“趕了這兩天的路,累壞了,先找個地方擺飯,簡單吃些。”

羅發立刻陪著笑引著幾位主子往宅子裏走,一邊示意幾個聽差老媽子趕緊去擺飯。府裏有專門的廚娘和廚子,劉媽自然不能去幫忙,可是又不能一直膠在那裏什麼都不做。正巧看見南邊跟隨來的幾個俏麗丫頭正指揮著聽差往裏搬箱子。幾個人便陪著笑湊上去說道:“姑娘們辛苦了,快找個地方歇息一下吧。這些事情,就交給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