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今天,孫剛和趙涵準備去大姑家吃飯,確切的來說是去道謝。這是一個習俗,婚後的新人要去感謝至親家人,帶點禮物上門吃頓飯就行了。
兩人在家吃過早飯,等趙涵收拾完畢,在家呆了一會兒,就已經是九點多鍾了。
趙涵現在還沒打算去上班,反正假期還有幾天,以後在鎮上上班,也不遠。
大姑家就在小鎮邊上的村子裏,路程不是太遠,孫剛騎著趙涵帶來的嫁妝——小踏板,拎著禮品,帶著妻子出了家門。
一路上孫剛騎的不是太快,一邊騎一邊欣賞野外早春的別致景色,快到目的地了,小村外路兩旁好大的一片杏樹林,全都開了花,放眼望去,白的如雪,全是讓人浮想聯翩的色彩。總還以為它們還瑟縮在清冷的夢裏呢?
兩人忘記了是來這個村子是幹什麼的了,和妻子徑直把摩托車紮在一邊,進了這片樹林中。
望望滿樹的杏花,已經結滿了花骨朵,有的已經怒放,盡情的欣賞杏花粉撲樸的顏色。今天雖然是陰天,但他們的心情卻是愜意的、舒暢的。
北方的天氣雖然略微有些寒意,想著這難得的一遇,心裏總是喜滋滋的,不想留下這種遺憾,所以孫剛和趙涵決定臨時看杏花了。反正離中午還早,去趕上午飯就行了。
兩人手牽著手,走過一行行的杏樹林,感覺好不愜意,風裏飄著杏花的香氣,心裏裹著彼此的溫暖,此時的感覺是最幸福的了。
不知不覺兩人來到了一個土堆前,高高的上麵長滿了荒草,野草都已經冒出新芽。看形狀這個土堆是原來留下的一個破土窯,下麵還有一個大大的洞門。
孫剛和趙涵便沿著洞門旁的一個個小台階登了上去,登高遠望,收入眼簾的是小鎮的周邊到處都可以尋得著杏花的蹤影,近處的杏樹林,遠處的小村莊,隨處都可以看到杏樹花開那婀娜多姿的俏麗身影。它們或在農舍的院落裏,或在村旁的窄巷中綻放,無論在哪兒,遠遠觀望那簇簇潔白總是讓人從心裏驚豔,春天也在每個縫隙裏蔓延。
忽然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詩:“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在孫剛輕聲的朗誦中,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觸,究竟是什麼感觸,卻難以言明,隻有自己慢慢體味了。
“小涵,你知道不,我以前在鎮上上初中的時候,就住在大姑家。”所以,孫剛對這一帶比較熟悉。
“為什麼沒住家裏呢?”
“那個時候要上早晚自習,早上5點多就要去學校,晚上9點多才放學……”大姑家離學校隻需要走路7-8分鍾,回家需要近半個小時,所以就住在大姑家裏,隻有中午回家吃飯。
三月的田野,尋著記憶的思路,拐進了路邊的土路,順著坡路一直向上。隻一抬頭,眼前一棵水桶粗的大杏樹展現在兩人麵前,半坡都已被它染白,如雪般傾蓋,春天的田野因此而多了一抹聖潔。
老樹,枯枝,潔白的花朵,就這麼和諧地容在一起,讓你不得不感歎自然的魅力。
杏花對孫剛來說應該不是陌生的,記得小時候村子裏也種植著很多這樣的杏樹。可是事過境遷,村子裏杏樹不在了,要麼是枯死了,要麼是蓋房子砍了。那個爬樹摘杏的孩童已然長成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