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儀式(2 / 2)

第二項,新郎、新娘向前來道賀的親朋好友致謝。孫剛一一向來賓鞠躬,至親的長輩,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叔叔,還下跪磕了頭,地上早就攤了一張席子。

第三項,孫剛和趙涵向父母行禮,趙涵改稱呼,一聲爸媽叫得響又亮,紅包麵前晃一晃,內裝1001元,說明是千裏挑一。

孫爸孫媽笑的臉上都是褶子,最小的兒子也結婚了,算是完成心願了。

第四項,夫妻對拜,“頭碰頭”,相親相愛到白頭;“臉貼臉”,相親相愛到永遠;“口對口”,相親相愛到永久;“手拐手”,喝過交杯酒,杯杯美酒潤心扉,酒不醉人人自醉,從此二人永相隨!兩人吃過大紅棗,來年生個大胖小;一個蘋果吃兩口,家人平安到永久。

第五項,孫剛抱著趙涵在地上轉三圈,大喊:“我娶媳婦了!我娶媳婦了!”然後抱入洞房。在孫剛的堂姐堂妹,姑姑姨媽等人的陪伴下,在新房裏聊著天。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知客的人——孫剛的大伯,就開始安排親鄰坐桌子開席了。

先是上酒、上煙、上瓜子糖塊,隨後開飯的時候再上菜。大家圍著桌子,吸著煙、嗑著瓜子,聊著天,小孩子們圍在桌邊往口袋裏裝糖。

農村請客很講究親戚的排位,主要親戚要依序安排一、二、三、四個席位就座。

一號桌安排給了新郎新娘,還有迎親送親的女的。一共十個人,取“十全十美”之意。

二號安排了送親的男的,和孫剛的舅舅叔叔伯伯。

如果安排錯了,輕則遭怨,重則遭罵,碰到愛挑理的人甚至會鬧得席無寧時,不可開交。

孫剛的大伯是老知客了,很多人辦喜事都請他,所以很有經驗,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席客坐好後,其他的客人才能入席就坐。

操辦酒席實際是從頭一天就開始了,因為有的菜肴當天是來不及準備的。比如鹵的豬肉,蒸肉、整雞子、整魚等等。

吃席之前要先放鞭炮,一到中午12點,一陣鞭炮聲響起,這就證明可以開席了。

這時,一群半大的年輕小夥子端著條盤,開始往各桌分發筷子、碟子、勺子之類的。

鞭炮響過,孫爸拿著話筒向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致禮,在司儀的一聲令下,之後才能開始吃席。

一號桌上,每上一盤菜,都得先給新娘夾菜、倒酒。上完第二輪菜後,廚房就不上菜了,端菜的笑著說鍋凍上了,需要紅包,討個吉利。

孫剛從口袋裏拿出幾個紅包,放到條盤上,等會他們就會繼續上菜。

吃完第六碗菜後,菜又停了,這時孫剛和趙涵就起身,挨桌敬酒,取“六六大順”之意。

菜上至半時,孫剛的爸爸和叔叔開始向前來參加婚禮的男賓客們敬酒,親切地說道:“大家都吃好喝好啊!”

孫媽和幾個嬸子則領著趙涵向女客人散發毛巾,並向趙涵介紹前來參加婚禮的人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