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又是害蟲的天敵,天生的吃蟲嘴和抓蟲腳長得非常別致,嘴短弱且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據說一隻燕子一年要捕食八十餘萬隻昆蟲,它們是人類的益鳥,是人類的朋友,所以農村人一直保護著它,不會隨意傷害它。
說起保護燕子,孫剛憶起小時候所做的幾件“壞”事,真是萬惡不赦,罪該萬死。
兒時的孫剛不像如今的孩子生活條件好,玩具多多,想玩什麼就有什麼。
那時候他們哪有玩具,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給自己找樂子。
暑假期間,孩子們沒有午休的習慣,就糾結幾個要好的夥伴去附近的樹林子去玩耍。
記憶中的那片偌大的樹林子遮天蔽日,隱幽清涼,地麵因多日未見陽光,苔蘚叢生。現在那片樹林早已經化成一片沃土了。
夥伴們喜歡那片林子,不僅去那裏避暑,更重要的是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因為那片林子裏有許多種鳥,有麻雀、燕子、啄木鳥、布穀鳥、黃鸝鳥等等。
孫剛他們每次去那裏都要帶上自製的彈弓去打鳥,經常爬上樹杈去掏鳥蛋,搗毀鳥窩。
把打來的鳥架在樹枝上用火燒,不一會兒就聽到劈劈啪啪幹柴的爆裂聲以及吱吱拉拉的烤肉聲,孩子們瞅著焦黃焦黃的鳥肉,聞著氤氳升騰的香氣,已是垂涎欲滴。
肉烤好後,倒是都自覺謙讓,這次你吃腿,他吃翅,等下次他再吃腿,你再吃翅。在享用“勝利果實”的同時,用烤肉的柴灰再把鳥蛋埋嚴實,大概需要十分鍾的光景,鳥蛋就悶熟了,扒開蛋皮,就可以嚐到美味新鮮的鳥蛋了。
偶爾鳥蛋也有悶不透的時候,半生不熟,還流著黃色蛋汁,但聽說吃那樣的鳥蛋最有營養,那時作為孩子的孫剛還爭著搶著吃呢現在想來,真是反胃嘔吐。
多年過去了,想起曾做過的那些兒時糗事真是又可恨又可笑。
還記得做過一次“壞事”,一隻莽撞的燕子不慎從敞開的窗口誤飛到房間中,它在屋內的頂棚、牆壁上左碰右撞,驚叫回旋,始終未找到出口。
孫剛看此情景,急中生智,趕忙喊來了哥哥做幫凶,把窗門緊閉,嚴把關口,橫衝直撞的燕子在黑屋子裏再也沒有了氣力,癱軟在窗欞上,任你怎麼擺弄,它已完全失去反抗的能力,隻用絕望的眼神驚慌注視著你這個天敵。
兒時調皮搗蛋的孫剛早已把老師的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生靈的淳淳教誨拋擲雲霄。他把捉來的小燕子用一根細線繩把爪子捆好,拴在了堂屋的桌子腿上。避免它恢複體力再次飛走。
這隻燕子成了孫剛與夥伴掌中的玩物,每天喂水、喂食善待著它。
起初還好,孫剛與夥伴們經常去田間給它捉些蟲子吃,它情緒穩靜時也偶爾給哼唱幾聲。可不到幾天的功夫,小燕子就不吃不喝,懨懨地爬在那裏發出細微的幽咽啼鳴。
迄今孫剛才似乎明白,那應該是它發自心底的呼喚,在呼喚它的父母,呼喚它的兄弟姐妹,呼喚它的好夥伴。
兒時缺乏思維的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燕子是大自然的精靈,有它特有的生活習性,應該把它放飛自然,回歸自然中去,燕子離開了它溫馨的家園與群居和諧的生活氛圍,它能自由快樂麼?
又過了幾天,燕子在無助孤寂中抑鬱至死。當時孫剛蠻不講理,因為燕子之死與夥伴們吵架,懷疑他們喂食太多,把燕子撐死了。夥伴們也毫不示弱,燕子死時肚子漲漲的,像揣進了一個小氣球,他們說是孫剛氣死的。小時候就喜歡搞一些幼稚不合邏輯的推理。
燕子,它們生長在大自然,終屬於大自然,它們是保護花草、樹木、莊稼的衛士,是害蟲的天敵,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力軍,是人們心中的希望之鳥。
清晨,人們在燕子婉轉的歌聲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夜晚,人們在燕子嚶嚶呢喃中溫馨地進入夢鄉。
其實,不隻是燕子,還有許多的鳥類,它們都是與人一樣有鮮活生命的,它們功不可沒,人類不要惡意扼殺它們的靈性,不要惡意限製它們的自由,隻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才能構築整個世界的真正和諧。
孫剛想起兒時的做過的糊塗事,感到萬分慚愧。現在的他,已經學會了善待自然界的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