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同年靈雲尊者刀如畫退隱江湖……
公元976年趙光義憑遺詔“金匱之盟”繼其兄位。
公元979年趙光義親征太原,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最後一個政權漢,史稱北漢。
趙光義企圖收複燕雲十六州,率軍北伐攻遼,以失敗告終,從此對外采取以守為主,對內重視經濟、文化等,走上“崇文抑武”的道路。
遼國在蕭太後攝政期間,大力發展軍事力量,收買以靈幽上仙為主的武林人士,窺視大宋疆土,隨時準備舉兵南下……
正文
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在一片曠野上,立著兩個身影。
“兄弟,你說大宋會強盛嗎?”
一句濃厚的聲音打破了沉靜的大地。
“唉,難說!”
這句歎息聲,雖然聲音有點脆弱,但是很清晰、聽著舒服悅耳。
二人從吳越一帶出發,一路向北,準備前往中原地區。
一路走來,看到些好與不好的事情,難怪會有這樣的疑問。
兩人躺在綠蔭的草地上,望著天空各自發呆。
……
“兄弟啊!大宋強不強盛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到東京去看看。”
這句濃厚的聲音總會掩蓋周圍的一切雜音。
“什麼!”
脆弱的聲音是否很驚訝,好像又在為晚歸的鳥兒作伴音。
“怎麼,你不想去?”此音一出,周圍是否又回歸平靜。
“我聽太史哥的。”他一說話,鳥兒開始展翅高飛,嘰嘰咋咋……
“好!一言為定。”
這位所謂的太史,立馬回答,並且點了點頭,臉上還露出笑容,似乎很滿意對方的回答。
兩個少年朝著京城的方向前進,他二人並列著走,有說有笑,仿佛回到了童年。
在夕陽照射下好像是四人組成,胖胖的叫太史弓,與他同行的名叫聞習。
晚霞呼來了月亮,星光熠熠,因為二人是臨時決定去東京,自然錯過住宿,二人隻有露營。
太史弓是獵戶出身,抓山雞、逮野兔是他看家本領,不一會兒,捉回一隻野兔。
聞習找來幹柴升起了火,二人一邊吃烤兔一邊聊天……
二位吃完之後,就靠著大樹休息,太史弓向來話就很多,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無非是些道聽途說的江湖傳聞。
聞習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太史弓,從小他都是太史公的傾訴對象,太史弓把聞習當作自己知音,對聞習是無話不說。
聞習聽著聽著就困了,即便太史弓的故事多麼生動,也擋不住睡意。
太史弓見聞習已經睡著了,於是也閉上眼睛睡覺,他是說睡就睡,不一會兒便傳來呼嚕的聲音。
……
朝陽喚醒沉睡的少年,聞習揉揉眼睛,望了望升起的太陽。
他總是習慣的叫道:“太史哥,天亮了。”
太史弓翻了一下身:“再睡一會兒。”
太史弓喜歡睡懶覺,每天都得叫好幾遍才會起,聞習知道他的習慣,也沒在打擾他。
聞習給麵前的火堆加了加柴,他拿出幹糧撕開一小半,咬了一口,喝了一點水。
太史弓嗅覺好,雖然在睡覺,但是早聞到食物的味道。
睡覺與吃東西是太史弓的愛好,二者發生衝突時,他絕對選擇後者,畢竟隻有吃飽了才能更好的睡覺。
說時遲,那時快,太史弓翻身一躍,嚷嚷著:“吃東西也不叫我。”
聞習隻是不想打斷他的晨夢,見太史弓已起,笑了笑、順手遞給他大半餅子,太史弓順手一接,三兩口就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