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扶桑全境已經完全被大秦占領。
石見銀山的開發,富礦以及各種各樣的金銀礦,也正在源源不斷的朝著大秦運輸。
因為這礦石基本上算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起碼對於生物的壽命來說,你不可能等到礦石再次成型。
所以這樣的礦山,都是能采多快,就用多快的速度采集。
這也是趙徹為什麼在動手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的一切情況都勘測完善。
因為如果前期沒有準備好就開始采集,後麵可能出大問題。
畢竟大秦要開采這樣的銀礦,和扶桑土著自己的開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有可能讓這山體出現問題的,一旦出了問題,耽誤進度不說,開采的礦工,也會有很大的危險。
而在銀礦開采的同時,其實那個時候,也是章邯最忙的時候。
他正帶領這大秦的軍隊,征戰扶桑全境。
終於在最後一個大城之前,扶桑集結的主力大軍,終於亮相了。
這是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光從數量上來說,已經超過了大秦海軍很多。
這已經是扶桑境內,最後的抵抗力量,又扶桑最勇猛的將軍帶領。
早在章邯率領海軍登陸的時候,扶桑第一次徹底的戰敗。
那個時候,扶桑的高層,他們以為是派出去的士兵,執行不力,才導致了失敗。
失730敗回來之後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借口,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可之後的戰報,就從來沒有見過一份捷報。
甚至他們的石見銀山,也丟了。
石見銀山,對於扶桑來說,那也是命脈的東西。
即便他們開采效率十分低下,他們的冶煉技術,也是十分落後。
但他們用的,也沒那麼多。
為了奪回銀山,那也是一次比較重大的戰役。
對於扶桑來說,是一次比較重大的戰役。
可是事情的發展,並沒有如同他們所預料的那般。
當扶桑的斥候被發現之後,等待扶桑的,又是一場摧枯拉朽的屠殺。
他們引以為傲,一定能夠奪回銀山的大軍,直接在戰鬥剛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直接被殺敗。
隻有小部分的殘兵敗將逃了回去。
之後章邯繼續征戰,繼續征服扶桑島國的一個個地方。
最終決戰來臨之前,扶桑軍隊的內部。
這是扶桑最後的抵抗力量集結的地方,多有的高層,都彙聚一堂。
此刻等待他們的,隻有背水一戰。
一群身材極其矮小的倭寇,圍在一張簡陋的桌子前麵商量著第二天的對策。
因為即便他智力水平不算高,但是事情已經發展到了如今的狀況,他們也清楚,自己不可能躲得過去。
所以他們(baca)已經要在明天的大決戰之中,徹底打敗敵人,否則一切都完了。
而這個時候的扶桑鬼子,他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即便是有再大的決心。
明日的大戰,他們依舊不可能有半點的機會來獲勝。
這是已經驗證過了很多次的問題,隻是他們不願意相信那是真的。
對於他們而言,此刻出去投降,那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他們並沒有做出這種決斷。
即便扶桑的普通居民,早就已經怨聲載道。
這些普通的居民,他們早就希望戰爭不要繼續了,希望高層們趕緊去投降。
隻要不是腦子有問題的,都早就能看出來,扶桑在大秦的軍隊麵前,不堪一擊。
這不是一個層麵和量級之上的戰鬥,結果隻有一個而已。
而這個時候,他們的高層,依舊還在幻想著,明天就能驅逐敵人。
但有一點,他們也是有點想不通。
那就是這入侵的敵人,為什麼這麼想要打他們,那是一點情麵不留的打。
他們也是完全搞不懂,這突然新來了一夥人,追著他們就是開始打。
好像是有什麼血海深仇一般。
他們說是商量對策,實際上也隻是欺騙自己的一些心理安慰。
第二日的大決戰之上,扶桑這邊出動了最大規模的軍隊。
人數比大秦足足多了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