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第10章(1 / 2)

主人公是一位心理側寫師,剛剛到市警察局報道,恰好就趕上了一起大案的發生。

在傳統的證據體係中,並不信任心理領域提供的線索,更不會以此為基點進行下一步的調查。

而連續殺人事件的發生,對方不加收斂的挑釁同時具備高超的反偵察能力讓相關案件負責人的壓力倍增,因此以另辟蹊徑的心態讓心理側寫師介入。

犯罪嫌疑人很專業,他每次都是避開要害地位,刀刀帶著淩虐的快感,失去趣味後蒙上受害人的眼睛,最後一刀果斷的切開喉管致命。

興致來了,甚至還會創造一副血色的藝術品,滿目的紅,可能是盛開的花,可能是淩亂的排列,像那副抽象派著作《春》,隻不過沒那麼五彩繽紛。

側寫師看了所有的相關的卷宗,受害人有男有女,甚至還有個十二歲的孩子。

時間耽擱的有點久,刑偵隊長有些不耐煩了,“喂,你看出什麼了麼?”

側寫師停下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的動作,“稍等。”

他將幾個現場的照片貼在白板上,緩緩出聲:“很顯然,嫌疑人對於人體的把握很到位,具有專業的醫學知識,很可能是從事外科的醫生或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幾位受害者體內均未檢測到藥物殘留,現場掙紮痕跡極少,嫌疑人大概率是23——35歲,處於身體巔峰狀態的成年男性;幾位受害者都受過較高的教育,家庭條件較好,本身經常滯留的地點也多是中高消費場所,因此,嫌疑人應具備良好的經濟條件,自身也經常出入這樣的場所,甚至和受害者多有交集;對於受害者之間的關係,不知道之前你們有沒有留意,這幾位受害者都或多或少參與過霸淩事件,而他們的原生家庭我想大概率也是不正常的。”

刑偵隊長:“所以,最後的結論是什麼?如果隻是這個程度,我想你也沒必要留著了。”

側寫師撇了他一眼,在他們之前分析案情時使用的地圖上將幾個案件發生地一圈,彙集於一點,排除了幾個老舊小區後,在重疊部分圈了幾棟建築示意重點排查,裏麵囊括的一家三甲醫院更是作為重中之重。

“我畫出來的陰影地毯式排查,可疑人物23——35歲,男性,學習過人體知識,工資可觀,獨居,父母雙亡,周圍的人可能對他的印象是彬彬有禮,但要注意他生活的細節,應該有較為明顯的強迫症,有獨立工作室的尤其注意。順便問問對霸淩事件以及家暴人士的看法。”

有位小警察突然說了句“那這也太多了吧。”

側寫師:“能不犯蠢麼?去調監控,仔細點,在多地域且多次重複出現,這樣的方法還要我教?”

小警察:“我們之前把監控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根本沒發現什麼可疑人物。”

“我看過你們提交的記錄,那是個什麼東西,一個人大而化之的看,你再看800遍也沒用。”

小警察還想說些什麼,被自己隊長揮揮手閉了嘴。

後續的調查就不是側寫師的事兒了,可大概是倒黴吧,下班回家的路上居然有幸目睹了一場凶殺案。

許念看著對凶殺案的描述,應該說是劉凝凝對自己回憶的再現,比心理谘詢時表達的更加清晰,她看到了凶手手腕上露出的標誌,她還記得他們的聲音,她還有持續關注著相關信息。

時間推移,許念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一點點看下去,草草瀏覽,最後停在對真凶的描述上,她猜,這是劉凝凝對凶殺案凶手身份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