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難。”蘇潼用三寸不爛之舌接著給他洗腦,“殿下若能在明知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仍做出一番成績。”
“那將是不世之功。”
“解決了江淮平原數十萬百姓的生計,也讓南楚更加富足;這等於間接充實了國庫。”
“這事一旦做成,絕對會在南楚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殿下你到時定然是名留清史令人敬仰的人物。”
宣王被她說得心潮澎湃:“你說得對,我確實不該一遇到困難就退縮。”
他握了握拳頭:“就算是為了南楚百姓,我也要迎難而上。”
少女微微一笑,充滿鼓勵與希望的眸光璀璨又奪目。
“殿下能這樣想就對了。”
接下來,她拿出詳細的計劃跟他說如何將嫩江分流,又如何保證枯水期時讓烏蒙山另一側的良田有足夠的水源用來灌溉。
至於沙石與流量的問題,她也提出很多非常有預見性的建議。
宣王在工部任職,之前對江淮平原已經有一定了解。
在前來向蘇潼討教前,又與一眾幕僚商議過,狠狠做了一番功課。
因此聽聞蘇潼頭頭是道說起建堰建堤分流洗泥沙石時,他眼睛都亮了。
待蘇潼說完,他自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就跑去江淮平原按照蘇潼的設想實施。
“蘇姑娘,你真是了不起。”
“女中豪傑,巾幗須眉。”
宣王滿心歡喜滿懷感激離開昭王府,他出去時,不僅滿麵春風,兩腳都生了風。
覺得他送蘇潼那五萬兩銀子實在花得太值了。
回去之後,宣王立刻召集所有幕僚去書房商討這件事。
這一夜,宣王府的書房都燈火通明。
第二天早朝,夏展鵬頂著兩個重重的黑眼圈去上朝。
他熬了夜,身體卻不見疲倦;反而精神抖擻,眼睛賊亮。
大臣們打量著他,一個個都忍不住暗暗稱奇。
南楚的上朝製度,對於沒有正式職位的皇子們來說,他們隻有旁聽資格;是沒有發言權的。
也正因如此,皇帝也不會嚴格要求沒有正式職位的皇子天天來早朝。
夏明楓就屬於這種邊緣人物。
所以他之前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去上一次早朝。
一來他住的地方離皇宮遠,二來他連個正經職位都沒有,去與不去也沒差別。
還不如經常偷偷懶,在府裏多讀兩本書增加見聞。
但是今天,他卻一早就跑到金鑾殿參加早朝。
不為別的,就為親眼見證一下宣王夏展鵬怎麼拿蘇潼的主意去掙功勞。
金鑾殿內角落的仙鶴旁置著鎏金香爐,此刻燃著熏香,嫋嫋白煙隨風飄散,幽香陣陣,迷離了仙鶴的眼睛。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夏明楓稍微分神的片刻,皇帝身後的大太監尖銳的嗓音已經喊了起來。
宣王左右看了看,見沒有朝臣出列,他略一遲疑,把心一橫。
站了出去:“臣,有事啟奏。”
南楚帝眼眸眯了起來,盯著這個外表風度翩翩的兒子看了一會,才輕輕點頭:“呈上來。”
奏折經過大太監,然後呈到皇帝手上。
皇帝翻開看了一會,臉上喜怒不顯,眸光卻微微多了幾分讓人看不透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