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劍指三城(4000大章,求訂閱)(2 / 3)

從好的方麵想,孫策此舉其實是在向陳放表示忠心。

在東漢諸侯的傳統思維裏,世家豪強乃是他們統治天下的根基。

若孫策當真有自立之心,就不該滅掉嚴家。

因為嚴家在烏程樹大根深,影響極為巨大。

他將嚴家滅門,會讓他被烏程百姓厭棄,以後難以在烏程立足。

而對陳放來說,嚴家被滅門, 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沒了嚴家, 烏程就沒了領頭羊,以後基本上是不可能造反了。

同時嚴家還不是陳放殺的,陳放也不會惹來烏程百姓的怨懟之心。

這是既把事情辦了,又沒有髒了手。

跟當初陳遠代替陳放去攻打平輿縣城,然後趁機滅亡袁家是一個道理。

但從壞的方麵想, 孫策此舉,充分展現了他獨斷專行,威福自用的霸道性格。

如此大事,都不來請示陳放,他到底有沒有將陳放放在心上?

他今日敢作出這種事,誰知道以後會不會作出更加悖逆的事情?

總之,同樣的一件事,你怎麼想都是有道理的。

關鍵就看你怎麼去理解這件事了。

“哈哈!奉孝之言,深的我心啊!

我也是領兵作戰之人,豈會不理解伯符的難處?

況且嚴家乃是山賊,為禍一方,本就取死有道。

若是此等家族都不明正典刑,這世間還有王法嗎?

隻怕未來人人效仿,到處都是山賊土匪橫行了!

這嚴家殺得好!

孫策破城有功,待此戰過後,我定會為他請功!”陳放大笑道。

郭嘉恭敬道:“主公明見萬裏,賞罰分明,屬下佩服!”

“不過請功也得等到戰後,如今乃是戰時,一切以大戰為先,既然孫策已經拿下烏程,那接下裏,就給攻打餘杭、錢塘、富春三縣了。”陳放繼續說道。

吳郡共有十三座縣城,分別是丹徒、曲阿、毗陵、無錫、吳縣、婁縣、由拳、海鹽、烏程、餘杭、錢塘、富春、陽羨。

從繁華程度上講,當然是以吳縣為首,這裏是吳郡治所,江東四大世家中的顧家和陸家都在這裏。

但若是從地理位置上看,則以烏程為中心。

烏程以東,有餘杭、錢塘、富春三座縣城。

烏程以南,有由拳、海鹽兩座縣城。

烏程以北,有丹徒、曲阿、毗陵、無錫、陽羨、吳縣、婁縣七座縣城。

陳氏分家的鄔堡,名義上是建在由拳縣境內,但實際位置卻是由拳和海鹽兩座縣城的中間地帶。

且這兩座縣城並沒有什麼實力,隻要陳放願意,他隨時可以拿下這兩座縣城。

有了這兩座縣城,再有烏程在手,他便等於是將吳郡分成了兩半,占據了吳郡的中部地帶。

此時在他以西,是餘杭、錢塘、富春三座縣城。

在他以東,是丹徒、曲阿、毗陵、無錫、陽羨、吳縣、婁縣七座縣城。

顯而易見,攻打西側更為簡單。

這不僅是因為西側隻有三座縣城,還因為這三座縣城,乃是孫堅及其部下的家族所在之地!

早在陳放南下之前,就已經讓孫堅及其部下跟他們各自的家族取得聯係,以響應陳放在江東的行動。

孫堅及其部下還是比較配合的,雖然他們是降將,目前在陳家都不是很受重用。

但他們在投靠了陳家之後,卻能夠更深刻的感受到陳家的實力。

這讓他們確定,未來主導東漢之家族,必然是陳家!

當他們有了這種認知後,自然就不敢心存其他妄想了。

畢竟不受重用,總好過身死族滅吧!

所以他們都很配合的聯係了自己的家族,讓自己的家族配合陳放行事。

而有了他們的配合,陳放要拿下這三座縣城,自然就要簡單很多了。

“不過想要攻打這三座縣城也非易事。

就算是有了孫家眾將家族的配合,以伯符現有的兩千兵力,想要占領包括烏程在內的四座縣城,也是捉襟見肘。

所以擴編鷹威軍是勢在必行的。”陳放繼續說道。

郭嘉目光微微一閃,然後說道:“主公是想,讓屬下去輔助孫將軍進行鷹威軍的擴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