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區教育局拉來給咱做背書?”淩采禾將燙好的毛肚放進蘇萍萍油碟中,嗔怪道:“好哇,還說不會做生意,這也太會了!”
她真是沒想到蘇萍萍行動力這麼強。當初她也想過請殷白群幫忙,但單純隻是希望對方站在專業角度幫自己做個選品,解決教輔進貨問題。蘇萍萍一上去就讓教育局背書,而教育局竟然答應下來了。
該說什麼呢?隔行如隔山,果然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去辦。蘇萍萍本就是業內人,了解業內人的想法,才能直擊要點,讓教育局心甘情願幫忙。
“殷組長說,子弟校的教育改革不好推進,就算派了新老師,也隻是能從課堂上帶給學生改變。重要的還有觀念、學習方式上的改變。”
蘇萍萍得意地涮著鴨腸,“如何引導學生?課外書籍就是一個重要方麵呀!所以我們這書攤,就是教育局推行教育改革的示範點!”
淩采禾由衷道:“萍萍姐,你回來得真是太好了!”
蘇萍萍舉起啤酒杯,臉被火鍋的熱氣蒸得通紅,“來,幹一杯,為我們的事業!”
“為我們的事業!”
殷白群很快就取得領導批準,帶著示範點的文件和牌子來到小賣部。她是開著車來的,車裏還放著幾箱教育局印製的免費少年兒童書籍。
“辛苦二位了。這些書籍放在你們這裏,供孩子們借閱。每個月我們組會給五百元的管理費,這是這個月的。”殷白群將錢放在桌子上,“蘇萍萍,我相信你的眼光,你選的所有書,都可以打教育局的旗號。另外,學生和家長來買書的,希望你能宣傳我們進行改革的先進理念。”
蘇萍萍收好錢,“放心吧殷組長!”
殷白群走後,淩采禾拿著牌子到處試,不管往哪裏掛都覺得不夠顯眼——那當然了,小賣部的牌子是何曉洋做的,大得有種暴發戶的誇張,殷白群拿來的這個卻隻有獎狀大小,被徹底比了下去。
“禾子,我有個想法。”蘇萍萍將淩采禾拉到一邊,往隔壁的屋子瞟了瞟,“我想把這一戶租下來。”
淩采禾忙說:“我騰騰位置,能放下的。”
蘇萍萍搖頭,“但不能一直這麼擠著,殷組長拿來這麼多書,我再去進貨,帶回來更多。而且今後我們不止賣教輔,還要賣課外書籍。”
蘇萍萍在牌子上敲了敲,“你看,這不是示範點前麵沒有小學字樣,說明中學的推廣工作,實際上也交給了我。那我就可以賣中學教輔、中學課外書。中學市場和小學市場不可同日而語啊。”
淩采禾看看已經被填得滿滿當當的小賣部,確實,書籍生意一旦擴大,就勢必需要一個新的門麵。而門麵越早拿下越好。
蘇萍萍說:“我工作之後存了一些錢,肯定買不起門麵,不過租還是有希望的。”
淩采禾想了想,“我們先去問問人家的意見,看願不願意搬。”
小賣部開起來之後,住在一樓的工人們心思越來越活,也想開店賺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黃巧的勇氣和淩采禾的頭腦,最終也就停在想象的階段。
小賣部隔壁住著兩口子,三十多歲,男人即將被調去外地賣車,女人正猶豫要不要與他一起去。一起去,就意味著主動放棄發動機廠的工作。不去,那今後就成異地夫妻。
淩采禾和蘇萍萍上門一問,倒是堅定了夫妻倆一起離開的心。做生意他們不敢,但把房子租給會做生意的人,坐收租金,這有什麼不敢的?
淩采禾見對方幹脆,於是也不繞來繞去,“我們先簽一年的合同,每月租金五百元,一季度一付,你們看怎麼樣?”
夫妻倆想早點拿到錢,“先付半年行嗎?我們這就要走了,春節回來,正好跟你們收後半年的。”
蘇萍萍囊中羞澀,但淩采禾出得起這筆錢,“行,不過我想在合同中增加一條,房屋出租給蘇萍萍三年後,如你方有售房意願,應優先售賣給蘇萍萍。”
夫妻倆覺得這不是什麼苛刻的條件,再說,聽頭幾批賣車的工人說,外麵的世界大著呢,隻要肯下功夫,就能賺錢,比在廠裏吃死工資好多了,幹得好,還能在大城市買房子。等今後安定下來,這老房子當然就賣給蘇萍萍了。
過了幾天,租房的事正式搞定。蘇萍萍把第一批教輔進回來了,小夫妻還沒有離開北山城,書就暫時放在小賣部。
了結一樁事,淩采禾原本該開心的,但因為潘美書的提前出線,心情始終美麗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