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七年,金秋九月。
渭水河畔下起了大雨,濺的水花參差不齊。
鹹陽城因大雨而人跡罕至,雨中的人影寥寥無幾。
數月前,一輛四驅並駕的馬車,跟著十名騎兵護衛使出鹹陽宮。
車內載著一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秦王政的母親趙姬。
封建社會是吃人的社會,百姓多信謠傳巫術,尤其是風水,趙姬深信不疑。
趙姬之所以離開,就是因為寢宮風水不好,要移居故都雍城。
不過趙姬這一舉動,使得秦王政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掌權後宮,離親政更進一步。
令秦王政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趙姬離開時懷有身孕,而莊襄王子楚已故七年。
原來,趙姬驕奢淫逸,作為秦王的母親,趙姬不懂得潔身自好,竟和低賤卑微的宦官嫪毐親密,甚至生下一子。
為預防東窗事發,趙姬不得不跟嫪毐離開鹹陽,而遠在鹹陽的秦王政卻對此事一無所知。
章台宮前,秦王政悶悶不樂,獨自一人揮舞著長劍。
隻見兩人相貌不凡,器宇軒昂,身穿秦服,踏入殿內,與秦王政年齡相差無幾,正是昌文君和昌平君。
兩人雖是來自楚國的質子,但他們從小便生在秦國,說的是秦腔,寫的是小篆,對荊楚之地情感漸漸淡化。
整日在宮中自然很苦悶,更何況外麵瓢盆大雨,導致打獵的計劃被打亂。
目睹秦王政沉悶的臉色,昌文君拱手道:“君上,為何鬱鬱寡歡?”
秦王政的腳步戛然而止,用餘光掃向兩人,目光冷冽,但欲言又止。
見秦王政無心相告,兩人不敢再問,大殿內,靜若寒蟬。
令人窒息的沉默被秦王政打破:“母後大人,在雍城過得可好?”
一旁昌平君弓著身子,應聲道:“太後安然無恙,君上不必擔心。”
一聽趙姬無事,秦王政淡淡的點頭。
距離親政的日子越來越近,秦王政還有三個強有力的對手沒有除掉。
其一是文信侯呂不韋。
正是他遊說秦趙兩國,說服華陽夫人,擁立子楚為王,協助子楚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沒曾想,以呂不韋為代表的呂氏集團發展壯大,逐步成為秦王政的眼中釘,肉中刺。
其二是長信侯嫪毐。
這位備受趙姬寵愛的宦官,卻意外崛起,逐步壯大,數月前被封侯山陽。
故都雍城的一切事情皆由嫪毐掌控,他的勢力足以和呂氏集團分庭抗禮。
其三是長安君成蟜。
成蟜是秦王政同父異母的弟弟,曾遊說韓國,不費一兵一卒,為秦國贏得百裏土地,深受老氏族愛戴,在王族中的口碑相當不錯。
秦王政的內心百感交集,眼看親政的日子越來越近,但三座大山根深蒂固,壓得嬴政難以喘息。
雨越下越大,雨水淅淅瀝瀝。
田地見竟然響起了青蛙的此起彼伏的叫聲!
按理說,這很正常!
但!
章台宮前竟然也傳來呱呱聲!
撲通...
撲通...
一隻綠油油的青蛙,踏入了鹹陽宮。
昌文君臉色一沉,目光銳利如刀,正當他疑惑之時,這隻青蛙竟然踏入了宮門。
門前站著兩名侍衛,按照秦律他們不能執戟入殿,隻能徒手去拿青蛙。
“放肆!”
昌平君眉頭一挑,大吼道:“粗鄙的青蛙怎能踐踏珠宮貝闕?”
他怒斥宮廷內侍辦事不利,竟然將青蛙放進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