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出文華殿的朱極並沒有因為風雪漸起便直接回返王府,而是原路返回了謹身殿。
呼嘯的寒風隨入門通稟的內侍吹入殿內,讓暖爐中香炭升騰的火熱頓時黯弱了些許。
雙目緊盯著奏疏的朱元璋驟然微眯眼睛,卻又未當場發作,隻是沉聲冷喝:
“如此莽撞,莫不是有什麼大事?”
嘴上說著,卻是將手中的奏疏重重扔在了一旁。顯然,並非這通稟的內侍攪擾了皇帝的興致,隻是他恰好撞在了皇帝的氣頭上,被當作出氣筒發泄罷了。㊣ωWW.メ伍2⓪メS.С○м҈
隨侍的太監忙不迭跪倒在地將跌落的奏疏收拾好放在了禦案上,而那名通稟的內侍則聲音顫抖地回答道:
“啟稟陛下,雍王殿下求見,此刻正在門外。”
“這混賬東西何時這般知禮了,把他給咱叫進來。你,明日去浣衣局。”
顫抖的內侍心裏到底鬆了一口氣,攪擾了皇帝的興致,雖然被送到浣衣局這等永無出頭之日的地方,但也沒吃板子受那皮肉之苦。
說起來,倒是因為通稟的人事雍王的原因。
忙不迭的磕頭謝恩後,內侍匆忙退出謹身殿將朱極請了進來。
在內侍的服侍下將大氅解下,湊到溫暖的爐火前烤著手腳,朱極似嘮家常一般與朱元璋說道:
“這天也忒冷了些。”
大兒當麵,朱元璋也沒了繼續看題本的興致,讓人搬了繡墩放在朱極身邊,朱元璋也湊在了爐火旁,感受著香炭的溫暖和馨香,臉上卻不減憂色。
“這天一冷,也不知老百姓能不能像咱一樣住得暖和。”
麵對自家親爹這看似憂國憂民的慨歎,朱極默默給了他一個“你在想屁吃”的眼神。
老百姓要能跟皇帝比,那社會主義對國家的改造得到什麼程度?
“老百姓也想跟你一樣住得暖和,可惜他們既沒有這麼金碧輝煌的謹身殿,也沒有這麼煙氣全無的獸金炭,更沒有一身錦帽貂裘。”
凡學什麼的,朱極可太會了。
被朱極沒來由地噎了一句,朱元璋冷哼一聲,居然破天荒沒有作聲訓斥。
這下子朱極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平白擠兌自家親爹一句,要是不給點安慰,還真說不過去了。
“不過,雖然不能讓他們像你一樣舒服,但住得暖和點還是可以辦到的。據我所知……”
話剛說了一半,朱元璋那張充滿求知欲的臉便湊到了朱極麵前。
這還是剛剛那個悶葫蘆一般的親爹嗎?
朱極心生疑竇,隨即念頭一轉瞬間明白過來——自己又被這老狐狸一換一了。
硬吃兩句嘲諷,換來一番智計。
這厚黑一道,老頭子屬實給整明白了。
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朱極到底還是妥協了。本來這一趟就是為了給自家老子獻計,雖然老頭子來了這麼一出,但按照本意來算,自己至少還是賺了的。
“太原路多石炭。”
石炭早在千年前便被用於金屬冶煉,如今民間也采用其供暖,但並沒有大麵積應用。
至於原因——朱元璋很快就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