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侯君集想問問,聯軍在高原上是否達成了預期。
畢竟,這個點子可是他出的。
然而,想想皇帝與東宮僵持的局麵,想想自己尷尬的立場與所處的職司,侯君集隻能摁下強烈的賣弄欲。
“朕常思,高原所在,為何吐穀渾、黨項羌可往,唯我大唐不可往?”
李世民的目光盯在柴令武身上。
柴紹微微奇怪,二郎也沒去過高原呐,怎麼就知道蘇毗、吐蕃、羊同的諸多事情?
柴令武應道:“倒不是不可往,隻不過得花費工夫適應,消耗頗大,不如隻驅使近高原的部族省錢。”
通常情況下,阻止李世民做某事的最好理由就是“省錢”。
沒轍,窮怕了,當初打突厥還是長孫皇後出借了三十萬緡內帑,貞觀四年民部的府庫,耗子都急得掉眼淚。
然而這一次,李世民臉上隻差寫了三個字:不差錢!
這就不是錢的事。
你想想,哪天大唐全力對高句麗宣戰了,吐蕃突然下了高原,在腚上捅一刀,就問你痛不痛?怒不怒?羞不羞?
天可汗的顏麵,扔地上踩嗎?
別看高句麗榮留王對大唐稱臣,態度也足夠恭敬,就以為大唐忘了昔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恥辱。
沒忘!
雖死不敢忘!
“問題陛下不是要臣當交河道監軍嗎?”
柴令武小心地提醒著。
才不想去高寒地帶吹冷風哩,去西域看看異域美色不好嗎?
是駱駝肉不香,還是黑羊滋味不美?
或者,是龜茲的封牛加孜然不讓人食指大動?
李世民的麵色不善:“讓你出個主意,不行嗎?”
柴令武鬆了口氣:“既如此,臣舉薦左武衛將軍牛秀帶兵,慢慢向高原行進,保暖、醫護得跟上。身體有不適的府兵,原地適應幾天,不行就強製下來,免得徒增傷亡。”
“第一次就這樣走走停停,看看能堅持到高原的人馬有幾成。萬萬不可貪功冒進。”
李世民頷首:“進達穩重,亦不乏機變,確實是很好的人選。奇怪,你怎麼就不推薦別人呢?”
柴令武翻了個大白眼。
這疑心病重的!
不就是因為讓吐蕃桂下不了高原,導致牛秀鬆州的功勞不翼而飛,才補償一下他嘛!
“陛下這話說的。臣雖然出身武將世家,可正經打過交道的將軍也沒幾個啊!好歹當年在河州與牛秀將軍接觸過,當然是熟人辦事更放心一些。”
柴令武的話,滴水不漏,李世民都隻能認同。
確實,大唐的將軍,柴令武認識的屈指可數,打過交道、辦過事的,更是少得可憐,真沒幾個可選的。
牛秀當年去河州,通過柴令武聯係上九曲俠,大肆購得大唐急需的牛馬,李世民也清楚得很。
而且,牛秀好像一直保持著與柴令武的距離,連他家牛師讚、牛師尚都沒弄進東宮,隻是在千牛衛瞎混。
這麼一想,放心多了。
至於說程知節、秦瓊、尉遲融那一等級的,柴令武沒資格舉薦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