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羈縻(1 / 2)

昆州大都督府,公廨。

柴令武衝泡了幾杯祿脿茶,每人麵前一杯。

阿底裏迷早在唐興縣就品嚐過柴令武製作的炒茶,倒也習以為常。

爨誌遠第一回嚐到這獨具一格的炒茶,長長地吸了口氣:“香!這才是茶葉應有的味道!”

馬比宏覺悠悠地品了一口,覺得這茶水微微苦澀,隨後回甘, 口舌生津,唇齒留香。

果然是好茶!

然而這樣的茶葉,在柴令武口中隻是中檔,頂級該是什麼樣?

茶樹在濮子部頗為普及,在後世還留有一株茶樹之王,人工栽培的經驗豐富,卻沒有形成規模化。

唐朝樊綽在其《蠻書》卷七中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 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

銀生城即濮子部景東在南詔時期的名稱。

不是濮子部沒有能力擴大種植, 而是極狹窄的銷售渠道限製了發展。

銷不出去,產的意義何在?

濮子部處於西爨、黑僰濮部、望部、茫部、和蠻部包圍中間,雖然近年爭鬥較少,卻不妨礙馬比宏覺有濃烈的危機感。

當年,南梁退出雲南郡時,雲南可是號稱百濮之地的,如今還剩多少勢力?

兼並,是這塊土地上的主旋律。

爭鬥要繼續,日子也要繼續。

濮子部雖然物產還算富饒,甚至連象都養了幾頭,可人生除了填飽肚子,還會有其他的追求啊!

農具、兵器、炊具,都是要錢的,並不是說小農經濟就可以完全與外界脫節。

馬比宏覺品了一杯茶,放下杯子,叉手道:“濮子部願為大唐羈縻, 請長史不吝賜教。”

喔, 這才上道嘛。

柴令武提壺, 以“鳳凰三點頭”的手法往每個人杯子裏加水,那優雅的動作讓人沉醉。

幸虧李明英抱著一斤茶葉,美滋滋地回公主府了,否則怎麼也得上手學一下。

“實話實說,本官能站在益寧城,就已經代表了另外一個態度——不羈縻。至少,在雲南郡故地,是不存在羈縻的。”

“以前羈縻的郎州等地,也會慢慢變為大唐直屬州縣。至於你們各部,可以參照東爨來,具體情況你可以問爨誌遠。”

“願意與否,悉聽尊便。”

柴令武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句話,如同暴風雨一般,經過禦史的彈劾,在大唐掀起了一場暴風驟雨。

禦史的風聞奏事,無所不在。

可惜在最需要禦史出麵的時候,他們個個形同泥雕木偶。

風骨,真是個可笑的東西。

真正展現風骨, 往往是黨爭之時。

馬比宏覺靠近了爨誌遠,向他請教改為大唐直屬州縣的感觸。

爨誌遠倒也沒有隱瞞, 一一細說感覺。

要說一點負麵影響沒有,那肯定是假話,兵權收歸了折衝府,折衝府由大都督府掌控,隸屬兵部管轄。

沒有了兵權,當地首領再想興風作浪就沒那麼容易了。

尤其是昆州大都督府的府兵,有相當一部分是劍南道調集過來的,各部首領交出兵權之後,再想動歪心眼可沒那麼容易了。

然而,好處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