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朗更加後悔。
早知道明府的腿竟然是大象一般粗,說不得當初就轉身抱住了啊!
湯朗的口供,不用說,牽扯出唐興縣、曲州兩位佐官,以及一位宗室。
讓柴令武稍稍放心的是,與河間郡王李孝恭無關。
至於說可能有漏網之魚,柴令武心知肚明。
這種事,向來是抓住穿草鞋的,走了穿皮靴的。
順藤摸瓜,你也得看那是不是食人花的藤。
屁大一個從六品下縣令的命,卻要操心三品大員的活?
柴令武表示,自己沒吃菌鬧著。
反正,所有審訊卷宗,全部謄寫了一份,六百裏加急送長安城了。
湯朗的家眷,柴令武判了個流徙營州柳城。
至於說營州那疙瘩冷、營州那疙瘩不時要麵對契丹與奚的壓力,那就不關柴令武的事咯。
……
長安城,太極宮,太極殿。
官員們眼觀鼻,鼻觀心,一個個儼然得道高人。
瓜甚大,慢慢吃吧。
李世民冷眼靜看群臣,心頭怒意上湧。
好得很,唐興縣一年銅錠產量二十萬斤,到朝廷手裏隻有十萬斤,竟然一半被吞了!
然後,讓朕以為唐興縣的銅礦,隻是個雞肋?
十萬斤呐!
他們可真敢下嘴!
朕第一次知道,除了絳縣的銅礦外,唐興縣的銅礦產量,居然可以那麼大!
原本以為柴令武去唐興縣,隻是一時意氣,沒想到柴令武早就盯著銅礦這個大窟窿了!
幸好是柴令武去唐興縣,換別人,未必敢如此頭鐵,硬碰爨族的勢力。
雖然爨族不敢與大唐敵對,可唐興縣相對整個爨族,實在是太單薄了啊!
“工部失查,請陛下責罰。”工部尚書段綸無奈,出班領罪。
李世民冷冷地盯了段綸十息:“僅僅是責罰嗎?朕覺得,察院應該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工部,讓朕知道,到底還有多少窟窿!”
高儉出班:“吏部任用官吏,考功不明,請陛下責罰。”
這事,還真能扯得上吏部。
李世民微怒:“吏部對於官吏的議敘,不能隻流連於考功司的文牘,當遣人到各地暗訪!一看卷宗,個個是忠臣良將;一朝詳查,全部是烏龜王八!大唐不能容許此輩繼續食民脂民膏!”
這話幾乎所有官員都罵進去了。
文臣武將齊齊翻了個白眼。
不為了高官厚祿、不為了撈點好處,誰耐煩來朝堂上幹站著?
回家摟著新納的水靈靈小妾,日子不愜意麼?
“陛下,唐興縣收昆州賠償的鹽礦石,似乎有些不妥。”
長孫無忌出班。
李世民收斂了怒火:“沒什麼不妥。三十萬斤銅已經被爨族用了,沒錢賠,難道逼著爨族割地?輔機啊,是不是朕的女婿、駙馬,也想效仿柴令武,去鎮守邊陲了?”
長孫無忌暗罵自己多嘴,差點把長孫衝繞進去了。
“臣的意思是,如此巨量的鹽,一旦衝擊大唐鹽市,會引起較大的波動。”
李世民淡淡地回應:“柴令武說,他會想法消化,盡量不往大唐走。”
得,李世民現在看柴令武哪裏都順眼,誰想上一下眼藥,小心傷到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