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係統,解釋一下,啥叫摟衣?”柴令武好奇地問。
泥石流係統回了“滋滋”的噪音,顯然對此也不甚了然。
畢竟,泥石流係統也曾經說過,它不是萬能的。
雷絕色嗤笑道:“沒聽說過吧?摟衣是烏蠻的姓氏、根源,用來判斷是否為同一根源、身份高低貴賤。篤,則是盤問家門與根骨,一般人家不與娃子(奴隸)通婚。”
柴令武驚訝地看著阿魯白當,卻見阿魯白當含笑頷首,顯然對雷絕色的解釋很滿意。
咦,雷絕色居然對烏蠻情況那麼了解,好像扔礦洞有些糟蹋人才啊!
仔細問過才知道,雷絕色母族這一頭,竟然有烏蠻的血脈,難怪那麼熟了。
對雷絕色的處置就是一個難題。
扔礦洞吧,白瞎了人家對烏蠻的了解;放身邊吧,時不時會覺得倒胃口。
從朱提縣到唐興縣,五六百裏山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唐興縣內燥紅土、紅壤、黃紅壤、棕壤、亞高山草甸土等五大類型的土壤分布,以紅壤分布最廣。
民居以石頭砌牆及泥土夯牆為主,茅草頂,男女著自織的麻衣、麻裙,或著羊皮所製衣服,不分男女,頭上多數包裹“青帕”,婦女腰間裹一塊毛氈。
從磨盤山,經河裏灣,到綠茂(這地名……)、碧穀,抵達縣城,讓包括柴令武在內的眾人都好好感受了一把大落差的感覺,明明知道最後連一百裏地都不到了,卻死活感覺比陰平道難走多了。
別說是人,就連柴令武的那匹青海驄都腿顫。
阿魯白當微微搖頭:“這地方,你們的馬匹難以勝任,還是盡快換烏蒙馬吧。”
烏蒙馬產於昭通地區十二個縣,在海拔1200——3000m的高原和山區分布最多,成年公馬平均體高110.9cm,成年母馬平均體高111.3cm。
體型外貌整齊,能適應南北幹濕兩種不同的小區域性氣候,素以體質結實、短小精悍、運動靈活、善登山越嶺、長途持久勞役、耐粗飼、有良好的適應性著稱。
不吹不黑,烏蒙馬論衝刺不行,耐力卻極好,負重能力也強。
到了縣衙,前任縣令丘盼歸哆嗦著手,趕緊簽章交接。
十年,十年了啊!
當初風華正茂的青年,如今已經成了一介老朽!
盼歸,盼著速歸啊!
再不回去,不知道會不會埋骨他鄉。
家中的孫兒,應該上私塾了吧?
回去,他還識得阿翁否?
經過柴令武與阿魯白當的驗證,卷宗除了有少許出入,基本無礙,微微修改後便靠交接。
送走丘盼歸與阿魯白當,柴令武整理了一下唐興縣的卷宗,看了一下每年冶煉銅錠的產量為十萬斤,不由搖頭。
唐代鑄錢爐,每爐每年可鑄錢三千三百緡,需用銅二萬一千二百斤,鉛錫合金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
按九十九爐計算,每年用銅約二百一十萬斤,錫五萬斤。
十萬斤的產量,作糖不甜,作鹽不鹹,難怪大唐對雲南之地的重視度一直不夠。
在大唐看來,這就是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