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集結(1 / 2)

國子監生也分三六九等,書學其實是最沒有前途。

唐自武德年間就開設了科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科明顯對口四門學、國子學、太學,明法科對口律學,明算科對口算學,明字科對口書學,真個是學以致用。

四門學基本不屑於參與國子監的任何比較。

國子學、太學好歹能以從九品下為台階, 慢慢磨礪、提升;

律學能從司法入手,流外官轉入品也不是空中樓閣;

算學吧,雖然可以鄙視他們,但人家可以走司戶這一條路線,就是入不了流,依舊可以吃得腦滿腸肥的;

唯獨書學, 就是刀筆吏的命, 能入品的鳳毛麟角。

說的,可就是科舉之後的前程。

所以, 隨柴令武辛苦奔波、遠赴邊荒,能撈到一個從九品下的官身,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侯德夫是唯一的例外,他是真心實意向柴令武求學的,區區官身,根本沒看在眼裏。

隻憑著蔭官,侯德夫從九品下的官身就穩穩當當的。

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故土難離,選擇了繼續在書學混日子,然後考明字科,繼續按部就班的生活。

前途與艱辛、甚至是危險掛鉤時,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退縮,這就是人性,沒必要苛責誰。

侯君集為此專門跑了一趟柴家莊,甚為罕見地送出一塊虎皮, 拉著柴令武, 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通, 大意歸納起來就一句話:請柴令武盡力關照好侯德夫,不要讓他有性命之憂。

侯君集的人品一言難盡,唯獨這愛子之心,當真是情真意切。

能與柴令武搭上話的監生耶娘,都盡管托關係送點小心意、捎帶兩句話,內容與侯君集大同小異。

自家娃兒的前程是想要的,安全也希望能有保障。

魚與熊掌,誰不希望兼得呢?

殿中省少監竇德玄四下托關係,找到了老好人宗正寺卿竇誕,襄陽長公主的駙馬都尉。

“好歹是自家子侄,你不能甩手不管啊!”

竇誕歎了聲氣:“你說你家竇懷貞不是沒事找事嗎?人家柴令武,是個沒事還要攪三分的貨色,招惹他……嘿,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原王家付出了多大代價才平的事,襄陽公主對這個外甥護著呢。”

竇德玄苦著臉道:“誰說不是呢?可誰讓我隻有兩個兒子?人丁不旺啊!要是有七八個,就當他死了也行。看在同一個祖宗的份上,你好歹替我求求情, 即便要拉竇懷貞去唐興縣,也別往死裏下手。”

竇誕鬆了口氣:“既是如此,我便跑一趟。這點薄麵,柴令武應該會給的。”

柴令武聽完竇誕的話,忍不住笑了。

這個竇德玄,挺有意思的,他是怕自己將竇懷貞送去平亂,或者春天種下一個竇懷貞、秋天長出無數個竇懷貞?

“二姨父的顏麵怎麼都得給,苦頭會讓竇懷貞吃一點,不會要了他的性命。不過,竇德玄應該告訴他家瓜皮,不要再來招惹我,免得被我當成苦蕎的肥料。”

柴令武賣了一個空頭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