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邑(2 / 2)

大安宮。

太上皇李淵扔了手裏的麻將牌,不滿地撇嘴:“燒春不拿來,倒拿點心糊弄我老人家,你好意思嗎?”

柴令武笑嘻嘻地回應:“回外祖家可不就是得提點心嘛。燒春還得半年呢,你老人家到時候隻能喝燒春,別喝精品燒春,那個比較烈,傷身體。”

李淵嘀咕著,三娘子和柴紹都挺實誠的呀,怎麼生出個兒子那麼鬼頭鬼腦的,有那麼多花花腸子?

倒是柴令武說“外祖家”的說法讓李淵頗為開懷。

人嘛,總是渴望得到自己永遠不可能得或極少到的東西。

對李淵而言,平民式的感情才是最渴望的。

“柳寶林,快將點心拿給元嬰食用,這可是他外甥送來的。”

柴令武上桌,讓寺伯煮茶湯,與李淵嘻嘻哈哈地胡吹。

柴令武無意間提及羯胡以漢人為“兩腳羊”的事,被李淵批不學無術。

李淵的原話是:“沒事看看房喬等人編撰的《晉書》,後趙石勒嗜殺成性,房喬的評價是:雖曰凶殘,亦一時傑也。其侄子石季龍(即石虎,避諱)篡位後,石季龍之子石邃才喜食人肉。”

“至於戰時無糧,人相食,那卻也無可奈何。”

說得輕描淡寫,細思極恐。

也就是說,像拓跋鮮卑、前秦符登那樣吃死人肉,在將帥們糧盡之時也是默認的。

細細想來,在饑荒、戰亂之時,人相食,從來不是陌生的字眼。

對於柴令武在國子監的所作所為,李淵倒是頗為讚許。

“本就是教書育人的聖地,搞得像牢獄一般,處處散發惡臭,也真虧他們想得出。你這手雖然不太規矩,卻快刀斬亂麻,迅速將事情鬧大,把問題揭開,倒逼朝廷換人,也不失為有效方法。”

“倒是聽說你薅了太原王家一個小琉璃作坊,有什麼用呢?反正你又不可能燒得比他家好。”

李淵的目光很犀利。

如果不是柴令武另有用途,或許就真如李淵所說了。

說起來李淵還是讚同太原王家與柴令武和解的,畢竟一頭是當年起兵的元從,一頭是自己的親外孫,沒必要弄得那麼僵。

柴令武笑著解釋:“外祖卻有所不知了,我不是要燒五彩琉璃,而是要燒素淨的琉璃,最好不要一點雜色。”

李淵皺眉:“那樣的琉璃,誰買啊?胡商?”

柴令武微笑道:“可能幾年內還無暇顧及胡商,到時候外孫先給你老人家把玩。”

李淵點頭,隨即扭頭看向吃糕點吃得滿臉滿手都是的李元嬰,眼裏滿是寵溺。

“我兒元嬰已經漸漸長大,怎麼也該有藩國了。柴令武,你看看何地適宜為封地,我向二郎說去。”

柴令武想了想:“河南道滕州,雖然不是特別出色,卻五穀豐登,寓意小舅舅衣食無憂。”

至於那些躲避猜忌的手段,不用柴令武這個渣渣說,李淵他老人家熟得很。

要沒這點本事,早為隋煬帝的刀下鬼了。

李淵想了想,欣然點頭。

“我兒元嬰,為父這就替你求取滕地為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