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貞觀八年春(3 / 3)

任城郡王李道宗舉笏:“臣李道宗,素聞主辱臣死,今吐穀渾無禮,臣願領軍死戰!”

薛萬徹、薛萬均兄弟齊齊出班:“陛下,臣願為大唐前驅!”

左領軍衛將軍契苾何力出班,朗聲道:“臣契苾何力,自歸唐以來,無一功以報效大唐,請陛下準契苾何力為馬前卒!”

長孫無忌舉笏:“臣不才,也曾領軍作戰,請陛下準臣出戰。”

連文官都擼起袖子咆哮。

侍中魏徵出班:“臣願隨一軍出征,甘為長史!”

孔穎達出班:“臣雖無殺敵之力,卻有報國之心。請陛下準臣為大軍押運糧草。”

秦瓊微微歎了口氣。

身體雖然好了許多,卻不複當年之勇,好生遺憾!

群情洶湧,看得洛陽公腿都軟了。

武將好戰是必然的,連文臣都叫囂出戰,滿朝堂一片喊殺聲,也太嚇人了吧?

李世民輕笑。

程知節、侯君集、李道宗好戰,這是意料中事;

薛氏兄弟這兩年有點閑了,可用,就是薛萬徹有點好弄險;

契苾何力自歸唐以來,表現得可圈可點,也可以試試成色;

輔機嘛,這種小戰役就別去了,還是以後為朕親征當臂助吧;

魏徵、孔穎達的情緒很正麵,可以讓邸報大肆宣揚一下,隨軍嘛,就不必了。

就是需要一位主帥協調各軍,資曆要能服眾,戰績也要拿得出手。

河間郡王李孝恭,有這個能力與資曆,偏偏他宗室的身份讓人忌憚,要不然,武德末年就不會被人誣告造反,丟了揚州大都督一職;

禦駕親征嘛,好像有點不值當;

李勣,大局觀漸漸成熟,可惜在守孝,為這事奪情有點不太合適。

這麼一算,手頭就隻有特進、尚書右仆射李靖合適了呀!

可是,從當年征突厥回來,李靖被溫彥博彈劾過之後,人變得謹慎了好多,大開宅門睡覺,朝中事輕易不插嘴,且因足疾,更兼六十四高齡,能掛帥否?

這個時候,李世民選擇性遺忘了“功高震主”。

一直閉著眼睛倚柱休憩的李靖忽然睜開眼,老邁的身軀挺直:“臣李靖,願為大唐蕩平此獠!”

洛陽公忐忑不安地回轉吐穀渾,大唐的戰爭機器開始有條不紊地高速轉動。

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各道,並統部將薩孤吳仁;

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

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

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

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

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

歸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部、青海仆從軍等隨行,進擊吐穀渾。

至於請纓的柴令武,隨手甩了他一個積石道行軍長史的缺,算是酬勞了。

李世民心頭清楚,各路總管都有明確的攻擊目標,唯獨侯君集沒有,算是一股機動力量。

原因,自然是積石山一帶早就落入九曲賊之手,九曲賊還經李世民下詔準許日後內附,已經算自己人了。

一向喊窮的民部,糧草拚命地湊,連遠在洛州的幾個大倉都差點搬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