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美(1 / 2)

隨崔景岱進了長安,柴令武選擇了入大安宮麵見太上皇。

說是太上皇在大安宮中頤養天年,可是,瞅瞅大安宮這熱的喲,即便隻著薄衣也免不了出汗。

這倒不是李世民的鍋,當年隋文帝遣高熲、宇文愷修建大興城,即後來的長安城,設計之精巧、規劃之工整,在當時也是出類拔萃的。

唯一的問題是,因為地勢的原因,整個太極宮比長安城其他地方要熱許多,旁邊的大安宮也不能幸免。

有意思的是,大安宮原名弘義宮,是武德五年七月五日李淵為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別建的。

李淵於貞觀三年徏居於此,而李世民也是貞觀六年二月三日正位於太極殿,之前都是在東宮顯德殿朝會。

(第十五章處太極殿為謬誤,已更正。)

戢武殿內,鬢發灰白的李淵斜倚龍榻,麵皮鬆弛、目光迷離,臉上的老人斑星星點點,隻是機械地飲著樽中的酴醾酒,新納的妃子在他麵前奮力歌舞,李淵卻仿佛與他們隔了一個世界。

六十七歲的老人了,再美的色也見識過,寡淡無味了,無非是那一刻的歡愉而已。

眼前的妃子,除了姿色,沒有一樣能吸引李淵的注意,甚至李淵連她們的名字都不記得。

唉,還是發妻竇氏暖心啊!

再過幾年,得到下麵團聚咯!

這酴醾酒也越來越寡淡,怎麼能讓朕找回當年張脈僨興的感覺!

良釀署這幫賤奴,是不是又偷了朕的錢?

哦,現在是二郎的錢啊,那沒事了。

就是外孫柴令武釀的燒刀子有點意思,聽說為太原王家所壞?

太原王家身為朕晉陽起兵的元從,朕給的封賞已經異常豐厚,竟然還貪心不足蛇吞象。

可惱。

門外的內侍省寺人一路碎步走到李淵身前三尺:“稟太上皇,霍國公府二公子、雲騎尉、米川縣尉柴令武求見。”

雖然皇家的顏麵要維持,但李淵麵對二郎與群臣的請安,隻是表麵工夫而已。

真正能交心的老臣裴寂,也於貞觀三年貶出長安,於今年召回長安時薨薨兮。

收的這些嬪妃,姿色有、性格順。

但是,你要一個六十七歲的老人,跟一個比自己孫兒大不了幾歲的小娘子交心,談得到一塊麼?

都是祖孫之別了,說得到一起麼?

跟她講與裴監私進晉陽宮,人家能講現時長安最盛行的脂粉。

寂寞,才是李淵身體迅速衰敗的罪魁禍首。

兒輩,除了二郎,存者皆是庸碌之輩;

孫輩,不是太循規蹈矩、就是無法無天,或者死讀讀書,或小小年紀就想著拉幫結派,也就柴令武這小子還不錯,聽說在邊地讓一向驕橫的吐穀渾吃了大虧?

不錯,頗有幾分老夫當年的膽氣!

別看李淵曾被隋煬帝楊廣稱為“阿婆麵”,除了說他麵容多褶子,還有嘲諷他性格溫和的意思,可他在大業十一年平毋端兒一戰,連射七十箭,皆中。

此後李淵還多次平定了造反的軍隊。

李淵的軍事才華,不說頂尖,至少也是中上,奈何自家能征善戰的二郎、能迅速平定江南的李孝恭兩人完全掩去了他的光芒。

柴令武入殿,嚴格依照禮節,對李淵參拜:“臣雲騎尉、米川縣尉柴令武拜見太上皇!”

起身,柴令武嬉皮笑臉地拱手:“外孫柴令武,給外祖請安了!這幾年攢的壓勝錢,你老人家一起給了吧!”

李淵笑罵:“沒臉沒皮!都出去任官了,還有臉討壓勝錢!”

壓勝錢即是後世的壓歲錢,最早於漢代就有記錄,唐代宮廷中頗為盛行春日散錢。

然後,李淵恍惚覺得,自己好久沒如此輕鬆地嬉笑怒罵了。

笑罵歸笑罵,該給的壓勝錢還是要給的。

其實也不多,加起來也就幾十枚特製的開元通寶,不是市麵上流通的錢幣,有護身符之意,就是個心意。

既然是外祖外孫的會麵,自然隨意得多。

“柴令武啊,去米川縣當官,沒惦記著給外祖捎點東西?”喝了一口酴醾酒,李淵乜斜眼,似笑非笑地看著柴令武。

別覺得李淵挑刺,這是看得起柴令武,才逗他的樂子。

柴令武掏出一包蟲草放到桌上:“這是吐穀渾的蟲草,聽說對身體有益,外祖請禦醫過來參詳,看看怎樣最補身子。”

“說實話,外祖的氣色欠佳。”

李淵抓過蟲草,並不接話。

廢話,就在大安宮這屁大的地方打轉轉,氣色好才怪!

又熱、又無聊。

就是在殿外走走,千牛衛的人也時刻盯著,煩!

“外孫有個嬉戲之物,有益於開動腦筋、活動一下身子,隻是須得匠人來製作。”

李淵坐直了身子:“來人,去將作監召人過來。不,是請人。”

一個字的變化,道盡了李淵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