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群星(stellaris)的設定,任何太空文明都需要在一個無主的星係中央,其恒星附近建造一座『哨站』,才能視作對外宣告這個無主星係被納入該文明國土內。
當哨站被建立後,隨著文明科技的提升,哨站能依次往上進行升級,逐漸進化成『星港』、『星堡』、『衛城』以及最終的『擎天堡』。
與此同時,任何一個太空文明初始母星所在的恒星附近都會附贈一座所謂的初始恒星基地,這座基地並非哨站,而是星港。
也就是目前孫顯允等人所見到的。
星港的中央控製大廳占地麵積足有數千平米,高度也在四百米左右,如同國家的中樞大會堂一樣,除了底層外,上部還有好幾層弧形空間。
每一層都分布著各式各樣孫顯允看不懂的控製台以及眾多不明覺厲的設備,中央還有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顯示的是整個太陽係的星圖。
站在大廳最上層的核心控製區,女媧對身邊的孫顯允等人耐心做著介紹:
“哨站便自帶廣域探測係統,可以精準監控所在星係的一切,大到天體運轉,小到小行星、彗星的軌跡乃至任何闖入星係內的飛行器——除非對方擁有超越廣域探測的隱身技術。”
“而這座等級還在哨站之上的星港除了具備哨站的廣域探測係統外,還擁有兩個獨立子模塊——”
說到這裏,也不見女媧有什麼動作,控製大廳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忽然畫麵拉近,位於太陽附近的恒星基地被顯示出來。
這座恒星基地的造型和群星中人族建築風格一模一樣,當中是巨大的結構主體,主體結構兩側則分別是兩個相對小一些的獨立建築區。
“這兩個獨立子模塊,一個是船塢模塊,可以直接用來進行星艦建造,包括但不限於各式科考船、工程船、殖民船、運輸艦和戰鬥用星艦等等。”
“其內部附帶全套星艦製造工業體係,可以完全擺脫對母星的依賴,隻需要從太空中開采各式資源就能進行星艦的設計建造工作。”
“除了船塢模塊外,星港的另一個獨立模塊為錨地,用來對包括星艦在內的太空艦隊提供長久的支撐,包括停靠、維護修複等等。”
“另外,在星港主體結構內,目前擁有‘指揮中心’和‘水培艙’,將軍同誌,我需要提醒您,任何恒星基地,無論其位於哪個星係,無論其等級如何,指揮中心必不可少,它是基地基礎功能正常運轉的必要組件,而如果基地所處星係沒有適宜居住的行星,那麼‘水培艙’同樣不可或缺,因為它可以保證基地能自給自足,自己生產糧食和肉類,不用依賴從其他地方調取必須的生活資源。”
“最後,星港自帶光速補償通信,籠罩範圍以太陽係為核心,半徑二十光年。想要提升作用範圍,則需要星港進一步提升,按照設計圖紙,如果最終能成為擎天堡壘,光速補償通信作用範圍幾乎可以籠罩整個銀河係。”
“如果有哨站作為支撐進行信號放大,這個作用範圍還能更大。”
“甚至擎天堡一級的恒星基地還有一個極其強大的功能,它可以無視距離和任意另一座擎天堡實時通信,哪怕兩座堡壘分別位於宇宙的兩端。”
等到女媧介紹完,孫顯允當即問道:“你剛才說的,科考船、工程船……這些艦船有對應建造圖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