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儒法之爭(2 / 2)

“密之兄對此有何高見。”李長卿看完《大秦律》草案之後,便忍不住問道。

盛世華樓的第二層樓是茶館,現在已經成為京中讀書人交流學問,縱論天下大事的重要場所之一,每天聚集在這裏的學者為數眾多,今天也不例外,在場者多達六十多人。

茶樓的窗台鮮花綻放,樓內薰香嫋嫋,各人麵前一杯清茶,一份清雅。

李長卿這一問,眾人紛紛望向方以智。

方以智正色地說道:“《大秦律》乃是我大秦之根本大法,咱們剛剛過目,尚未來得及仔細琢磨,豈能輕言置喙?”

“密之兄言之有理。”

“不錯,天子將此草案刊出向天下征詢意見,此乃千古未有的聖明之舉,用心良苦,我等未經仔細思量,又豈能對此輕率的發表言論,總需細細琢磨個三五日,待有所得,才好言事。”

“聖君在位,廣開言路,此乃大秦盛世所獨有之聖舉啊。”

“然也!”

在場的讀書人,對天子讚頌的同時,對方以智的謹慎態度,紛紛表示認同和讚賞。

若是在幾年前,受到眾人讚賞,方以智定少不得心生自得,欣然於色。隻是經過了改朝換代的變革,人生的幾次大起大落,使他不再象以前那樣膚淺,麵對眾人的讚賞,他能坦然自若,無礙於心。

“諸位賢才,《大秦律》草案的具體條款咱們雖然不能輕言置喙,但貫穿這份草案的無罪假定,以民為本的思想,卻值得我們關注。”

一個名叫梁成,字仲之的學者,頗有名氣,三十六歲,一臉耿直之態,他此時撫須道:“今上聖明,天下共知。然而如今朝廷種種舉措,卻也不無令人擔憂之處。從之前的法醫培訓,再把地方司法權力從主官手中剝離,另以副職行使,這實際上是完成了地方行政與司法的分離。

此舉表麵上看似有利於司法公正,但往深處細究,卻不無重法而輕儒之嫌。先秦以法家治國,二世便為漢所代,此前車之鑒也!

如今朝廷種種舉措,頗有令人堪憂之處,司法一但獨立出來,實則便與行政齊駕並驅。換而之言,這是在舍儒家教化,而就法家苛法,諸位賢才豈能不察?”

梁成的話,一下子激起了很多讀書人的共鳴。

“不錯,今上雖未說棄儒就法,然而如今施行的治國方略,卻日漸偏重於法家卻是不爭之事實。”

“司法一但獨立於行政之外,便很容易淩駕於其上,對行政形成強大的製約力。而如今具體分管教化的官學,卻乃處於行政之列,如此一來,豈不等於是法家淩駕於儒家之上了嗎?”

“...”

一時間,儒法之急又再次甚囂塵上,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誠然,大家都知道司法與行政分離有利於司法公正,然而一但涉及到儒法之爭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大家立即可以忽略政法分離是否有利於司法公正了。

“仲之兄所言,實乃一語驚醒夢中人,對朝廷這般舉措,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不錯,此乃大是大非也,我等身為儒門弟子,不能視而不見。”

“諸位,在下建議大家一起叩闕上書,今上是聖明君主,隻要我等陳明利害,相信今上一定會加以采納的。”

“既然如此,就請仲之兄執筆,我等附名,一同叩闕呈書於君上吧。”

“...”

真難以想象,本來平靜的盛世華樓,因為梁成的一翻話,這麼快就惹得群情鼎沸,甚至紛紛支持叩闕上書。

由此可見,一但危及儒家的地位,天下讀書人反應是何等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