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紅毛》為什麼在縣城這麼老實?(1 / 3)

我的世界,一分為二。

一是縣城模式。

二是外麵模式。

在縣城,我如機器人一般的自律,看我朋友圈就行了,每個小時都安排的滿滿的,早六點上班,晚九點下班,天天如此,沒有節假日。

在準備寫戀愛係列時,我要預選主人公,自然要從身邊人開始找起,想來想去,我在縣城生活了十多年,貌似從來沒在縣城折騰過這些事,隻記得小曹有次喝了酒騎過我,不過騎沒騎上我也記不準了,我喝多了。

畢竟是我前妻,情有可原。

為什麼在縣城這麼老實?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生活太規律吧。

壓根沒想過這些事。

也嫌麻煩。

另外,隨著我的事業冉冉升起,背叛砝碼越來越大,身邊人都是熟悉咱的,知道咱是幹什麼的,知道咱家在哪裏,一不小心就是幾十年的心血毀於一炮。

何必呢?

沒意思。

我經常跟讀者分享一個觀點,你嘴上說、文章裏寫多少豔遇都無妨,畢竟無法考證,都是你自吹自擂的,但是,隻要是真有女人實錘你?再小的事也能把你斬落馬下。

所以,在解褲帶時要問自己一句,是否值得?

往往是這樣的,權衡再三後,也就放棄了,特別是在縣城,周圍90%的人沒有念過高中,收入平平、閱曆平平,除了有個身子,一無是處,你要了幹嘛?!我記得我寫過健身房女教練,我的意思是全程你別說話,別出聲,別放音樂,那麼可以把你想象成範冰冰,想象成董明,想象成張怡,覺得你是有內涵的,有財富的,有名氣的,可是呢?

你的一首《愛情買賣》使我破防了,回到現實,你是個初中沒念完的農村丫頭,一說話就是大嗓門,上廁所尿尿還不帶紙,直接那麼抖一抖……

反正,我現在很認可那句話,不行了是中年男人的福報。

大作家經常調侃我,說小朋總什麼時候能更上一層樓?跨過錢,跨過性。

現在,都是瀕臨狀態。

值得,期待!

以後,我改名:朋公公。

外出時,我為什麼不擔心背叛砝碼?因為外出多是參加各類俱樂部活動,她們的背叛砝碼比咱大,相反,還怕咱是炸彈呢!

這些年,我混過的俱樂部多了去,登山、滑雪、潛水、超跑、MINI、猛禽、路虎衛士、LC7係、金翼、非雙、寶馬……

哪個隊員不比咱高大上?

我一般怎麼自我介紹?

書店老板。

很吸引眼球,給人的感覺很文藝,很儒雅。

什麼圈子性價比最高?

我覺得MINI就可以,20來萬的準入門檻,大部分車主都是美女,美女層次差別很大,有工薪階層,有億萬富婆。

至少,億萬富婆開個MINI不掉價。

上次,有朋友的孩子剛參加工作,想買個20萬左右的車子,我極力推薦MINI,他不接受,最終選擇了GOLF,我推薦MINI的原因是可以吸引更優質的男性,而且這個車子開多少年都不用更換,你覺得你能把GOLF開一輩子嗎?

我加過MINI群,後來退了,裏麵亂糟糟的,進去撈魚的男人太多了,群信息一泛濫,優質女性自然就退群了,沒有門檻的群其實是拒絕了高端人群。

那咋吸引她們呢?

MINI有APP,隻要開車就用,這個APP有點類似朋友圈,隻要你拍的照片不錯,文案不錯,很容易被推薦,而且咱的車型(JCW)稀少,被推薦的概率十有八九,咱拍照也不錯,所以加我的人特別多。

是不是又學到了新技能?

還有,炫富是很LOW的行為,特別針對有錢人,一旦你炫富就顯的很油膩,而我發的呢?多是正能量,例如開著MINI去健身,我曬的多是我手上的老繭,我每天跳繩的數據,還有早上的早安,晚上的晚安,以及我讀的書,我摘抄的筆記……

誰看了,都覺得,哇,這個男人好有能量。

一切的核心,是吸引。

而不是,跪舔。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拿幾十萬出來買個玩具,又覺得太奢侈,畢竟這車太顛,家用屬性太低,隻能坐兩個人。

手裏沒有個三五輛車,不可能買個MINI-JCW玩玩。

純粹是個玩具。

那有沒有性價比更高的圈子?

有!

摩托車,VESPA,花個三四萬元,就能混入一個全新的圈子,這個車是純粹的情懷車,我們玩金翼的和玩非雙的人手一輛VESPA。

VESPA是擁有明星粉絲最多的一款小踏板,這款車也因明星而成名,《羅馬假日》裏赫本騎的就是這款小車。

你說貴不?

三四萬塊錢,真不貴。

那,為什麼沒人買呢?

因為,它的性能隻能對標三四千的小踏板,90%的價格是為情懷買單的。

可以作為窺探有錢人生活的一個窗口。

你會發現,VESPA車主又是金翼車主又是寶馬7係車主又是奔馳大G車主。

我們本地這些VESPA車主,幾乎全是富二代。

巧的是,早上上班路上,我刷抖音,刷到本地一個土豪帶媳婦去市區買了兩輛VESPA,一人一輛,因為這個,上了熱門,下麵還有人評論,小朋總也有一輛。

我的應該是本地第一輛吧?都快到報廢期了。

這些年,我換過的運動不少,足球、騎行、羽毛球、跳繩……

我真正喜歡的,那肯定是足球跟羽毛球。

為什麼我很少曬這些呢?

因為,這些都有娛樂屬性,不需要咬牙堅持,無法讓人崇拜,這就如同你每天打10個小時的遊戲,會有人讚美你有上進心嗎?

普通人唯一可以販賣的是阿甘精神。

日複一日。

所謂的日複一日,是指,風雨無阻。

這個聽起來貌似也不難。

其實,非常難。

你有出差的時候吧?你有生病的時候吧?有惡劣天氣的時候吧?

我騎行時,每天50公裏,持久到了什麼程度?朋友圈無數人讚助,讚助都需要排隊,每天1千元。

每天,一到下午,我就發愁。

50公裏。

而且怕風,再小的風對騎行而言,也是巨大阻力,一看到外麵刮風就想哭。

咬牙騎完呢?

則興奮的手舞足蹈……

特別是下雨天,渾身都是泥巴,衣服都貼在身上,你站在鏡子麵前,如欣賞一尊雕塑作品,甚至想跪下給自己磕個頭,我記得我環騎海南時,最後一站是到海口,下大雨,我一身泥巴推著行李箱回酒店,那個酒店是海南航空的合作酒店,空姐們正在培訓,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問,需要幫忙嗎?

這些,我在日記裏都寫過。

空姐幫我把行李箱放進房間,還問我是不是職業的自行車運動員,跟我聊了好久。

我那天,還在朋友圈發了張小腿的照片。

肌肉炸裂,泥巴塗鴉,很是性感。

所以,我覺得,哪怕真吃不上飯了,最最最下策的是搞運動求讚助,例如搞騎行,每天50公裏,例如搞跳繩,每天3500次,我的賣點就是風雨無阻,從不停歇。

這麼多年,應該無數人挑戰過我。

沒聽說誰,挑戰成功了。

因為,很少有人能做到我這麼絕對的時間自由,我作為一個中年人,沒有任何家庭瑣事,也沒有人情世故,我的世界裏一切時間都是我自己的,所以我才能做到風雨無阻。

那若是出差怎麼辦?

我坐飛機都帶著自行車……

那天,大暴雨,我騎出去七公裏時,路上的積水已經有20厘米深了,我騎的特別慢,比走稍微快點。

我是騎沂河大道,從沂水到沂南,25公裏折返。

沿途有幾座公路橋。

橋下有不少躲雨的車子。

我經過這座橋時,一輛青島牌照的雷克薩斯放下了窗戶,媽媽跟兩個閨女說,快給叔叔加油。

那天,我騎完後,朋友圈都沸騰了。

平時隻需兩小時,那天我騎了四個半小時。

那有沒有特殊情況?例如車子壞了之類的。

也有。

最極端的時候,我的備用車子也壞了,我直接打電話給車行送輛新的給我,老板把車子給我送來,還在後麵給我照著明,我騎完了全程,這麼說吧,就是我騎行的數據,放在整個俱樂部,都找不到對手,那些每天晨騎的退休大叔大媽,他們也做不到全勤,例如下大雪,還騎嗎?跟團出去旅遊了,還騎嗎?全勤是一個超級變態的訓練任務,一兩個月還好堅持,一兩年,很難。

這次大雨之後沒有多久,我就停止騎行轉向了健身。

因為我摔傷了。

也是下雨,是雨後,路上很多樹枝,自行車怕石頭,怕坑,怕樹枝,軋上就摔,而且我穿著鎖鞋,整個人跟車子是鎖在一起的,翻了好幾個跟頭,身上摔傷多處,被拉到了醫院。

右手抬不起來了,一碰就疼,我以為骨折了,最終確診軟骨挫傷。

因為,讚助多排了一個月,吃進肚子裏的錢我又不想吐出去,那我就把這些給騎完,那咋騎?

我去健身房騎動感單車。

在健身房,我遇到了那天帶著兩個姑娘為我加油的青島媽媽,戴了兩個很誇張的耳環,一個至少半斤重,她不認識我,因為我騎車是頭盔+眼鏡+圍巾,我跟她一說,她很是激動,說那天也很受感染。

她算是健身房裏的一股異流。

我們本地人去健身房,多是搶動感單車、跑步機。

真正上力量的比較少。

她主要上力量。

而且練臀,那時還沒有抖音,也不流行大屁股,她的已經是了,而且她也不刷脂,練出的體格像肥胖。

我們加了微信。

簡單認識了一下,她是做農業投資的,在本地投資田園綜合體,她老公投資的,她在這邊管理,兩個孩子在青島讀書,爺爺奶奶管著,她自己在本地。

她在健身房,不受待見。

因為,她不像好人,她有大紋身,從脖子到屁股,而且不是那種傳統的國畫紋身,是一些很個性的圖案,另外穿著也誇張,奇裝異服,光那個大耳環吧。

另外,性格有些獨來獨往,有些目中無人。

平時,我們去健身房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下午三點左右,我騎動感單車,她也跟著騎,我就給她科普,如何才算是科學的騎車,總結起來三點:

第一、座位必須高,腿能蹬直為標準。

第二、高踏頻、低阻力,保護膝蓋。

第三、不要左右扭動。

前兩點,她都表示接受,隻是不理解,為什麼不能左右扭動?人家教練不都在扭動嗎?

我給她科普,脊柱結構決定了,就不適合左右搖擺,包括我們上體育課時叉腰轉圈熱身也是錯的。

不僅僅是脊柱如此,大部分關節都不適合左右搖擺,包括轉手腕、腳腕都是錯誤的,你非要抬杠的話?自己買塊豬腿骨研究研究就行了,另外,這些騎動感單車的教練?沒有一個懂騎行的。

她原本有私教,認識我以後,就不再請私教了,我重新給她洗了腦,我認為健身可以簡單一些,咱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例如下練深蹲上練引體向上,就這兩個動作就行了,她那體重做不了引體向上,那不要緊,上輔助機。

例如我,騎自行車出身的,下身肌肉本身就已經夠發達了。

那我就改跳繩。

下身跳繩,上身引體向上。

到今天,我也是如此,我朋友圈每天都在做數據直播,跳繩+練背。

越簡單的東西,越能堅持住……

她在這邊沒什麼朋友,動不動就到我們書店玩耍,她非常喜歡吃肉,我就帶她去本地企業家開的牛肉火鍋店,我們倆能吃個四五百塊錢的。

她說,也喜歡馬術,問我本地有沒有馬術俱樂部。

我聯係了一圈,真有。

我開車拉她去,發現馬場不是很專業,馬也不大,她當時160斤左右,上去就把馬給壓塌了,屁股太大了。

這是真事。

我對她的認識是這樣的。

家庭出身很好,她說媽媽是大學老師,教數學的。

她,大概率是初中文化。

最多高中。

因為,我們倆聊天,隻能聊最普通的話題,類似我跟我媳婦的話題範圍,僅限於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另外,看她的紋身之類的,一看就是調皮孩子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