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陽光雨露(1 / 2)

第一天佟陽光作為穿越神農架無人區探險隊領隊第一個到達集結點,探險隊員陸續從四麵八方彙集在神農架原始森林保護站。

1

神農架地處中國湖北省西部,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遠古時代太上老君曾從天宮來到神農架煉過長生不老仙丹,並與炎帝神農氏一起建起冶金爐,冶煉鋼鐵打製農具,為民造福。據傳說,神農氏(炎帝)為采草藥來到這裏,雖然神通廣大,卻也無法攀上懸崖峭壁,於是,他搭起三十六架天梯,登上了峭壁林立的地方。從此,這個地方就被叫做神農架。

神農架千峰陡峭,萬壑幽深,這片神奇的土地有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未解之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區域氣候,造就了神農架眾多的自然之謎。“野人”、白化動物、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奇洞異穴等無不給神農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中國關於“野人”的記載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古書上曾這樣說過,周成王時,西南一相蕃國有人捉到一隻狒狒獻給相蕃國國王。古書中對野人的描述與現代野人十分相像。著名詩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動物為素材,寫了一首《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藶兮帶女籮,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的老家就在現在湖北神農架南的秭歸,屈原筆下的“山鬼”與神農架的“野人”一脈相承。神州文化,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曆史時代,對“野人”的記載和傳聞也都不一樣。

“野人”是未進化現代人祖先猿人異化一部分,在漫長人類進化過程中漸漸銷聲匿跡,現代文明人具有智慧和語言智能人,公平正義人心向善的價值觀,是人類社會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現代人有欲望,弱肉強食,貪婪無度,人類現代社會如果進入了不公平的惡性競爭和殺戮,無疑與“野蠻人”沒有什麼區別。人類社會和平共處,建立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博愛的大同社會才稱之為現代文明人。

人生本來就是在荒野危機四伏中求生存,四男兩女六名戶外活動愛好者從四麵八方彙聚在神農架,相約穿越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在這莽莽原始森林探險之中,截然不同的人生價值觀相互碰撞,一路上險象環生,在驚險危急關頭方顯人性善惡美醜,咱們的主人公一一閃亮登場。

2

佟陽光,男,京都人,某國家級旅遊報編輯記者,屬狗,四十八歲,今年剛好是本命年,婚姻狀況離異。他有著豐富戶外活動經驗,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憤世嫉俗,由他發起穿越神農架無人區戶外活動,很快得到了五名戶外活動愛好者積極響應。這五名驢友來自不同省市,都是旅遊報副刊遊記散文的作者,有些人是多次一起參加戶外活動結為驢友;有些人彼此神交已久卻沒有打過照麵的文友。

佟陽光精心籌劃了這次神農架穿越無人區,他準備走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險境,也就是傳說中出現野人的原始森林無人區。佟陽光查閱了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航拍圖,這條穿越線路崇山峻嶺,地形較為複雜,核心區域溝壑縱橫,還有一條大裂穀橫檔住了陰峪河源頭目的地。由於陰峪河兩岸樹木繁茂,很少有陽光透射到森林腹地,適宜白金絲猴、白熊、白麂等動物棲息。據說那些動物返祖變白,僅僅用氣候原因解釋沒有科學依據,因而也成了科學上的待解之謎。如同人類從森林中走出來,在漫長史前由猿人演變進化分成不同現代人種有許多待解之謎,還有人的靈魂與個性千差萬別,都需要自然和社會科學家去探索解密。

這個夏季炎熱高溫,春夏之交梅雨很快就結束了,長江流域迅速進入了炎熱的盛夏,長江中下遊的城市素來有火爐之稱,就是立秋後也是熱氣逼人。剛立秋,佟陽光敲定了穿越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日期。主要基於立秋後氣候幹燥少雨,天氣早晚涼爽,秋高氣爽的天氣很適合穿越莽莽原始森林。為了這一天到來,佟陽光精心做功課準備了一個月。

神農架屬於國家保護的原始森林,又地處華中地區四季分明氣候帶,神農架一直傳說有野人出沒,讓戶外愛好者多了一份好奇神秘色彩。佟陽光更重要是組織一個神農架係列遊記連載,他才萌發去穿越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探險。而旅遊報有一個相對固定作者群和讀者群,在佟陽光倡議下有五個驢友積極參加這次穿越神農架無人區探險活動。也就是說,包括佟陽光總共四男兩女六個人,佟陽光成為組織者,自封神農架探險隊領隊隊長。佟陽光頭天從京都坐飛機到達湖北省會武漢,趕早又從武漢坐長途汽車一路顛簸到達預定地點神農架原始森林保護站,他準備集中做好預演活動,休整兩天後開始為期一周穿越神農架無人區探險活動。

佟陽光第一個到達設定好線路彙合地點神農架某保護站,保護站副站長林森木開車到長途終點站接站,佟陽光早就認識保護站副站長林森木,林森木曾經幾次參加佟陽光組織副刊作者戶外活動成為驢友。

3

林森木,男,四十六歲,婚姻狀況:已婚。林業工程師,保護站副站長,本地人,瘦高個,皮膚白淨,為人忠厚老實,文質彬彬。林森木老婆早年在縣城一家國企工作,後來下崗在私人賓館打工。林森木也就是周末過時過節回到縣城的家,他也喜歡寫旅遊散文,常在華北旅遊報發表一些豆腐塊遊記散文和新聞作品。林森木文風清雅自然,很快被佟陽光發展成為旅遊報特邀記者,他幾次參加過旅遊報組織副刊采風活動,跟佟陽光非常熟悉,兩人在戶外活動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成為戶外活動鐵杆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