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善與惡(1 / 3)

正月初,陰雨綿綿。

鎮上的人都選擇窩在家中,過年時節不能串門,這讓許多鎮民感到些微憋屈。外麵的雨雖小,但鎮上的老人都知道些秘聞,小鎮靠著的那座山有古怪,常常招來雷雨,這雨水自然也不同尋常。

尤其是鎮上的孩童與老人,萬萬不能在雨天時隨意在外走動,這雨陰氣太重,身子骨弱些的人淋了雨那是肯定要大病一場的。哪怕是壯年男性,身子骨硬朗,迎著雨走上半個時辰,腳步都會漸漸虛浮,像喝醉了酒一樣,要是還不知回頭堅持走下去,怕是會落下病根。

鎮子外來了一個老人,目光放在小鎮臨近的那座山上,久久地盯著山頂那間小木屋。身邊一位高大壯實的男人撐著油紙傘,給老人完全遮去雨水,反倒是自己暴露在外。像這樣停留了大概有兩個時辰,老人沒有被雨水沾濕自然不用多說,男人渾身濕透卻安然無恙。幸虧這附近都沒有人,不然見到這情形,定然要驚訝於男人的強橫體魄。

老人在張望許久之後,終於開口說道:“我們進去看看吧。”

男人略微皺起眉頭,在這裏耽擱了幾個時辰,本身就與計劃不符,現在要入鎮,說不得還要再耽擱許久,要是誤了時辰可不太好,於是輕聲提醒道:“緝事殿那邊應該已經準備好了,正等您過去,我們是不是......”

老人擺擺手,率先走了出去,雨水滴落在衣袍上也不甚在意,留下一句話,“那就讓他們等著吧。”

按說鎮上的人都忌憚這陰雨,不會在這個時候隨意走動,然而大街上卻有人撐傘匆匆走過,麵有急色。那是一個婦人,生得圓潤,在看見老人後先是微微驚訝,心想這人怎麼不撐傘,隨後便注意到了老人身上的衣袍,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撚起裙擺踮起腳,想快些卻又相當謹慎的模樣,朝老人走了過去。

老人像是算準了這一幕,在走過街道的時候,特意放慢了腳步,為的就是與這婦人“偶遇”。

婦人走近了看,這衣袍應該是貨真價實的沒錯,要是老人提一根拂塵就更像了,於是焦急問道:“老先生可是道觀裏修行的道人?”

老人微笑著點點頭。

婦人大喜過望,又問道:“那老道長可會一些驅鬼之法?”

老人嗬嗬一笑,道:“略懂一些。”

婦人二話不說,直接扯住老人的衣袖,倉促道:“道長且隨我來,人命關天,容我路上再說。”

走的時候,婦人還不忘把油紙傘往老人那裏靠一靠,免得這位看上去年事已高的老道長走到半路就一命嗚呼。外人不知曉這雨水的古怪,她可是知道的,便好心遮擋一二,就是她體型未免圓潤了些,小巧的油紙傘本就顯得勉強,對於老人的照顧有限得很。

男子隻晚了一步入鎮,卻已經不見老人蹤影,不禁有些無奈,他不過是走神那麼一小會兒,瞬間就被拋下,不過他也沒什麼好著急的,雖說他負責保護老人安危,侍奉左右,但真說起來十個他綁一塊都未必能贏過老人,索性不操這份心,頂著細雨在鎮上遊蕩,全當散步了。

路上,婦人解釋自己是鎮上的產婆,二十幾年過來可謂經驗豐富,唯獨這次遇上了怪事。新生的嬰兒落地,既不哇哇大叫,也不睜眼,起初隻是覺得當娘的身子虛弱,生出來的孩子也大概如此。然而過了許久,孩子都沒有一點動靜,如果不是還有微弱的呼吸,就當真生了塊“石頭”一樣,靜得可怕。

後來婦人問詢了幾次,那剛當上娘的曾經不小心淋過幾次雨,而且又住在那種陰暗幽冷的地方,興許是被某些髒東西給盯上了,現在孩子出生,又連帶到孩子身上,所以遲遲沒能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