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回歸日常(1 / 2)

淩誌愣了一下,下意識地點了下頭,說道:

“確實是這樣,您是怎麼知道的?韓院長。”

韓文生輕輕一笑,解釋道:

“哦,是這樣。最近我們公司正好在群體智能這個項目上準備和各個單位溝通一些合作的事宜,可能會在明年正式開題。”

“你的導師就是我們的合作對象之一。”

“我偶然看到他列出的預計參與項目的學生名單裏麵有你的名字,本來覺得可能沒這麼巧,沒想到真的是你。”

“當然了,這個項目是智慧城市事業群的同事告訴我的,如果以後有合作,也不是我們部門跟你們對接,我隻是恰巧知道了這件事情而已。”

淩誌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心中也略微有些惶恐。

可能這個項目還處於最初的申報階段,所以淩誌還不太清楚具體的情況。

王導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把他列入參與項目的學生名單,他也不知道是該榮幸還是該覺得麻煩。

韓文生深深地看了眼淩誌,有些欲言又止,但想了想,還是沒有說出口,旋即向兩人道別。

和樓關走出病房門後,兩人並肩走在醫院的走廊裏,樓關邊走邊問道:

“接下來我打算去派出所看看能不能申請見到伍德林那小子。雖然他這次做的實驗數據拿不到比較可惜,但是我還是想去試試看能不能問到一些其他細節。你呢?直接回鵬城嗎?”

韓文生思考了一會兒,搖了搖頭,回應道:

“難得來一趟花城,我想去見一個人。”

樓關一臉古怪地看著他,說道:

“人?你還真是沒有放下啊。”

韓文生淡淡一笑,沒有回話。

樓關也識趣地沒有在這個話題上過多追問。兩人走出醫院,約定好在鵬城碰麵後,分道揚鑣。

……

樓關和韓文生走後,趙施言迫不及待地再次打開直播,看看跳水隊有沒有什麼後續。

王冰嬌和孫涵的最後一跳拿到了102.6分的高分,毫無懸念地斬獲了女子雙人3米板的金牌。

現在正在進入到賽後新聞發布會階段,兩個姑娘絲毫沒有壓抑自己激動的心情,表示兩人今天超常發揮,自己都沒有想到能跳得這麼好。

當記者問到說,最後一跳選擇高難度動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萬一跳不好,會不會與這枚金牌失之交臂。

兩個姑娘齊齊地搖搖頭,表示當時自己腦海中僅僅隻是想著要怎麼才能跳好,沒有想太多。

畢竟平時訓練的時候,也多次練習這個動作,所以還算是比較有把握的。

對兩位運動員的采訪結束之後,輪到了對主教練胡晶的采訪。

對於主教練,各位記者們的言辭就不像對兩個小姑娘那樣柔和了。

記者們措辭激烈地向胡晶發問,為何冒險讓兩名運動員在最後一跳選擇最高難度。

甚至有的記者直接逼問,如果這枚丟掉這枚金牌,胡晶主教練的位置還能不能坐得穩。

胡晶淡淡一笑,回應說道:

“奧運會的理念就是更快、更高、更強,運動員站上了這個舞台,努力爭取拿到金牌是一方麵,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準,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麵。”

這份擦邊球似的回答並不能令記者們感到滿意。

有的記者上綱上線,說運動員代表的是國家參賽,並不能逞一己之能,在這種最高舞台選擇挑戰自我,這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胡晶似乎臉色微微一變,旋即稍稍提高了些音調解釋道:

“運動員既代表國家,也代表個人。他們在台上的這幾小時的比賽,凝聚了台下幾年時間的刻苦訓練,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允許她們將這些訓練成果展示出來。”

“如果僅僅隻是求穩,那麼,便失去了她們當初選擇跳水的初心。這樣的運動員,又怎能走得更加長久?”

“你剛剛提到對國家負責,我想說的是,她們在賽場上盡自己最大努力發揮出最高水準,就是對自己、對國家的最大負責!”

說完,胡晶站起身來,離開了發布會現場。有記者不甘心,想繼續追上去詢問,但是被現場安保人員攔住了。

趙施言看著彈幕裏麵褒貶不一的評論,皺了皺眉,再次關掉了彈幕,一邊聽著現場解說嘉賓的解說,一邊對淩誌說道:

“淩誌,你說這些人是不是有病啊!明明她們兩個完成了這麼難的動作,卻還要雞蛋裏麵挑骨頭,想想就生氣!”

淩誌笑著點點頭,說道:

“確實。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一樣。畢竟,能真正做到將心比心的人,還是少數。”

“很少有人能真正站在運動員的角度來思考她們的每一個選擇,旁觀者們總是會從最客觀的角度思考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最理性的,這點在台球職業比賽中也是一樣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