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相濡以沫(1 / 3)

不管這個機器人是哪家公司生產出來的,淩誌都很佩服這項技術的發明人。他也相信,未來有一天,台球機器人很可能會普及到各大球房。

在這場球局考驗的初開始到現在,淩誌能感受到,這項技術還不太成熟。

機器人隻能盡可能擊打自己熟悉的球局,熟悉的角度。如果改變較大,他似乎就不會打球了。

剛剛一個看似不是很難的薄球,他打得很厚,很可能說明他直接朝著白球與全色球的進球撞擊點打去,而並沒有讓點。

白球在碰到目標球時,會有一個撞擊點。如果說隻有碰到這個撞擊點才能進球的話,那麼在白球沒有擊打出去時,如果直接朝著那個撞擊點所在的方向打去,毫無疑問,會打厚。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白球會提前碰到目標球,而不會碰到進球撞擊點。

所以在擊打每一顆角度球的時候,在瞄準目標撞擊點的同時,都要稍稍朝打薄的方向偏移一下,這就是讓點。

照這樣推理,隻有直球是不需要讓點的,其他任何角度球,理論上都需要讓點。

但也隻是理論上。實際上,半台球15度角以內,即便是不讓點,對於準度其實都影響不大。但若是想空心打進,而不是掛袋角進,那還是要讓點。

至於每顆球讓多少,那就要看選手們的經驗了。但一般情況下來講,進球角度越大,需要讓點越多。

開發這款機器人的專家或許很懂球,但他沒辦法把選手們的經驗化為數據,所以機器人不會讓點,淩誌倒覺得可以理解。

至於他剛剛選擇一庫解進袋口球,淩誌確實感到很意外。

正常情況下,選手們不會這樣選擇,因為解進袋口球之後,白球一般會停在袋口,不好連接下一顆球。

所以還不如嚐試打一打難度球,把袋口球留到後麵,方便走位。

然而,機器人卻不走尋常路,這讓淩誌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他害怕自己的推斷錯了。

既然他敢這麼選擇,那麼可能也會有後手。但此時白球確實停在頂袋袋口,另外兩顆全色球雖然都在上半台,但進球角度都超過了30度,他有什麼後手呢?

隻見機器人瞄準了靠近中袋的一顆全色球,出杆之後,白球還是撞到了全色球很厚的位置,全色球甚至連中袋袋口都沒摸到。

看到這裏,淩誌徹底放下心來,看來自己的判斷沒有偏差,隻不過可能由於程序的設定,機器人必須想辦法按順序打進頂袋袋口球而已。

但打進後怎麼辦,程序似乎並不能給出標準答案。

先前第一盤球,由於機器人可以直接看到頂袋袋口球,所以打進之後可以走到另外兩顆全色球舒服的位置。

而這局,機器人在淩誌的布局下,逐步走入了陷阱。

仔細回想一下機器人打的這幾盤球,他確實都走到了幾乎不用讓點的位置來擊打目標球。

想到這裏,淩誌愈發篤定自己想法的正確。

很好,既然他不會讓點,就意味著不會打薄球,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布一下局。

“哦?淩誌,這個家夥似乎準度不行了唉。”

淩誌點點頭,說道:

“確實。我大概摸清楚了他的規律了,果然程序寫的還是有很大bug啊。”

淩誌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機器人,想著如果自己是設計者的話,究竟怎樣才能判斷讓點多少。

不過他旋即便清醒過來,想著此時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

接下來幾杆,淩誌有意識地逐個撞開邊庫花色球,同時把白球控製到合適的位置,使得白球需要擊打全色球很薄的位置才能進球。

而機器人也不負眾望,接下來沒有打進任何一顆全色球。

不久,淩誌順利打活了所有花色球。之後也沒有用“強者思維”強迫自己一杆收,而是采取了他習慣的推袋口戰術。

於是,在淩誌的穩健戰術下,機器人成功輸掉了這局!

在淩誌打進黑八的那一刻,隻見那扇緊閉的房門“哢”的一聲,似乎發生了什麼變化。

“耶!淩誌你太棒啦!”

趙施言一喜,趕忙過去嚐試開門,然而奇怪的是,門並沒能打開。

“這是怎麼回事啊,淩誌,應該有變化才對啊。”

淩誌皺了皺眉,過去看了看,推拉了一下門,回應道:

“我也不大清楚。”

淩誌轉過身,看看機器人準備做什麼。隻見機器人默默地走到了沙發座椅那邊,坐了下來,閉上了眼睛,一動不動。

“哎,淩誌,你快看,你快看。”

“怎麼了?”

隻見趙施言指著門縫對著淩誌說道。

淩誌朝門縫一看,隱約可見還有兩道鎖橫在那裏。

這什麼意思?打贏他一場,就打開一道鎖?那是不是意味著還要打贏他兩次?

打贏他兩次那倒是不難,關鍵那家夥現在撂挑子不擺球了啊!

淩誌瞬間腦前纏起了一堆黑線。

難道說,破局的關鍵並不在機器人身上,而是在……

淩誌看向了牆上的那個禁錮裝置,旋即搖了搖頭。與其說那玩意兒是破局的線索,倒不如說像是地獄的勾魂索,怎麼看都不是關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