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寸勁(1 / 2)

不管是英式台球,還是中式台球,擊球時的姿勢和動作都是相通的。若是想打出高低杆,控製白球跟進或者回滾,那就要巧妙地發力。有些人對著白球的下半部分狠狠地發力,想要把白球拉回來,而最終白球卻紋絲不動,這就是發力方式的不對。

杆法,實際上就是通過杆頭與白球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旋轉而實現的。所以擦巧粉,增大杆頭摩擦力十分必要。而在職業比賽中,球員每打一杆球就擦一下巧粉的現象很常見。

其次,就是白球與杆頭的接觸時間。接觸時間越長,杆法效果越足。有人從出杆開始就保持球杆高速運動,這樣的結果就是,在運杆後期,球杆速度會保持不變,甚至減速。而白球很快加速到與球杆同一速度,之後隨著球杆的減速,脫離了掌控。這樣的情況下,白球可能會產生旋轉,但很難堅持到碰到目標球時的那一刻。

而如果球杆在運杆過程中始終是緩慢地加速,在接觸到白球的那一刹那突然加速,這樣,球杆在觸碰白球的過程中依然在加速,最後會加速到與上一種情況同樣的速度,但不同的是,白球與杆頭之間接觸的時間變長了,白球擁有更多的時間產生旋轉。這就是所謂的寸勁,也就是爆發力。

在英式台球球手中,有很多著名的球員擁有極具天賦的爆發力,如賈德·特魯姆普和尼爾·羅伯遜,他們可以很輕鬆地打出長台低杆的效果。其他選手有時為了追求出杆的爆發力,會犧牲一下出杆的姿勢,如火箭偶爾會沉大臂加速送出球杆。

淩誌很清楚,老人的爆發力是很優秀的,你並不覺得他的出杆動作很浮誇,反而有一種沉穩與質樸之感。球杆的速度並沒有多快,但是杆法效果卻很足。淩誌覺得眼前站著的老人跟職業選手已經沒有了質的差別。而真正到了賽場上,可能就差在了受年齡影響的準度上。

思緒間,隻見老人又緩緩趴下身來,依然不急不躁地緩慢地運著杆,淩誌一度以為老人要輕推庫邊球,而最終他卻堅決地高杆發力將右邊邊庫這顆全色球打向右側頂袋。全色球借了一下在袋口附近的花色球的薄邊,順利進入了右側頂袋。

“耶!……”

“啊!……”

此時不僅僅隻有掌聲,還有歡呼聲,整個球房都被點燃了。翻袋,借下,全部都是高端操作,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進球方式,老人毫不遲疑地打出兩杆,周圍人們沒有理由能不為這一精彩場麵貢獻自己的喝彩。

借下,在中式台球中見得很多,通常是對手的一顆球在袋口附近,而自己的球在袋口附近的邊庫,正常情況下擊打自己的球很難推進,而對手的球相當於擴大了袋口。所以此時,借對手的球進自己的球的概率很高。

綠毛的手都快拍爛了,他忍不住不屑地對著淩誌說道:

“看到了沒,這就是阿叔的實力,隻要有他在,不會存在任何難度球,你們根本不可能有上手機會。”

淩誌沒看他,自顧自地在為李叔拍手,連趙施言都在輕輕鼓著掌。然而此時,老人的眉頭卻緊皺著。

綠毛的眼神從淩誌身上轉移回台麵,他隨即也皺起了眉頭。此時由於高杆的發力,白球順利來到了黑八左側。本來預計全色球一碰袋口附近的花色球會把花色球彈開,可以讓黑八順利進入右側頂袋,然而花色球隻被碰到了一個薄邊,稍微彈庫之後又再次直直地擋住了黑八的進球線路。雖然是對手,但就連淩誌都覺得可惜。這杆球走位堪稱完美,就是運氣差了一些,如果花色球被碰到了厚邊,彈到了別的地方,此刻老人清台不會有任何懸念。

老人很快平靜了下來,沒有太過沮喪的樣子,他略微思考了10秒左右,再次趴下身來,瞄準了白球的下半部分。

“難不成……”

淩誌大概猜到了老人想幹嘛,隻見他用低杆將白球彈出,撞到黑八,黑八隨即直直地撞進花色球,然後黑八並沒有停在原地,而是緩緩地繼續前進,直到慢慢地……慢慢地……停在了袋口。

“喔!……”

“居然沒有跟進。”

“哇,就差一點啊,差一點這盤球就封神了啊!”

周圍早已有不少人拿起手機在錄視頻。剛剛那兩杆球,大家都沒想到老人能連杆打進,所以連錄視頻的機會都沒有。而現在這杆就差一點,簡直讓人扼腕歎息。如果黑八跟進,這盤球簡直就是逆轉的經典案例。

黑八之所以在碰到花色球之後依然有餘力跟進,本質上是由於白球的低杆效果給黑球增加了一個高杆效果。因為在碰到黑八的那一刹那,白球是往後旋轉,所以自然就會帶動黑球向前旋轉。隻不過運氣差了一些,黑球旋轉的力道不夠,就差一點就能滑進袋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