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氣場(1 / 2)

臨海大學就在花城大學附近,走路10分鍾左右就能走到。不過雖然離得近,淩誌也沒有同學在臨海大學,所以確實沒有去看過。

“剛剛教那個女孩打球的感覺怎麼樣?”

淩誌嚐試找話題道。

“她呀,看起來基礎是不大行,不過我覺得她打球的興趣似乎比她男朋友還高漲,她還加了我微信,說有空還想跟我請教。我雖然沒那麼厲害,不過也不大好拒絕她,所以就加了。怎麼樣?你呢?有沒有加那個男孩子的微信?”

淩誌想從短發女孩的語氣中找出一絲蛛絲馬跡,想知道那個叫夢瑤的女孩是怎麼看待他們倆之間的關係的,不過他還是感覺沒聽出來。

“他啊,他沒加,男生之間這種關係就顯得很單純,每個男生多多少少都有點傲氣,在我明顯打得比他好的情況下,他也不好意思加微信了。除非我主動加他。但是我更喜歡跟勢均力敵的人一起打球,所以也沒主動。如果我倆水平差不多,他或許會加我,想偶爾約個球之類的。”

“哦哦,這樣啊。”

女孩一副似乎明白了一種男生之間的相處模式的反應。

“勢均力敵嗎?你剛剛說喜歡跟這類球友打球,那麼其他的球友你是不是就絕對不會加他們微信呢?即便人家主動加你?”

“額,那倒也不一定,看情況。不過說起來我也挺好奇的,你來到這邊的這段時間來練過多少次球?有沒有別人加你微信?”

說出這句話,淩誌有點緊張,似乎覺得有些觸碰到了人家的小秘密,人家交哪些朋友關你什麼事兒?不過女孩不以為意,說道:

“我來到這邊的時間不長,我是借住在往屆去實習的學姐宿舍裏的,來到這裏以後在忙別的事兒,遇到你之前也就來練過2-3次。也有人來找我一起打過球,不過你是第一個我加了微信的人。”

淩誌聽後心裏暗自高興了一番,但表麵還是不動聲色。

“哦,這樣啊,挺正常的。我覺得你獨自出現在球房裏,卻沒人找你打球,那反倒挺奇怪的。不過你為什麼沒加那些人的微信?你這麼喜歡打台球,如果有一些球友的話,應該也能時不時陪你出來打一會兒吧。”

淩誌小心地說道。

姑娘沉默了幾秒,轉而說道:

“倒不是我不想加,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在球房裏麵,如果有一個陌生人找你打球,或者你找一個陌生人打球,你很容易從他的語言和動作中判斷出他的一些行為習慣,而很少有那種我想跟他繼續約球的人,即便他打得很好。至於你的話,我跟你打球的時候確實很開心很愉快,也很過癮,但更關鍵的,是我覺得你身上的氣質很……”

姑娘似乎在找一個適合的詞彙描述,淩誌也很緊張。

“很……很……幹淨吧。”

如果不是耳邊的話語還在回響,淩誌都懷疑自己身邊跟著的是陳峰而不是趙施言。平時嘲笑陳峰盯著人家姑娘的臉看,而這個詞用到了自己的身上,淩誌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但他可以肯定,姑娘是在誇自己。

“額,謝謝你這麼肯定我,我很受寵若驚啊,哈哈。”

淩誌先用話語緩解了自己的羞澀。

“不過你剛剛說球房裏麵的人都有各自的行為習慣,這點我同意。我過去一年來這裏練了很多次球,也遇到過不少球友,但真正加上微信的,算上你,一隻手數的過來。我承認我自己也有好惡,不是誰我都願意去加微信繼續約球。有一次我碰到一個人,他水平甚至還要略勝我一籌,但是在打球的過程中他對我總是指指點點,總是說你應該這樣打,你應該那樣打。他說的不無道理,我回去後也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擊球,但這不妨礙我不喜歡他。”

這點趙施言倒是能理解,比如我們初高中上課時,或者大學上課時,難免有學生調皮搗蛋,這個時候老師如果現場對著學生說教,即便老師再占理,即便老師說的不是你本人,學生們也不會喜歡聽。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把事件放在私下解決,亦或是舉其他案例,跟在場學生無關的案例,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降低在場學生們的代入感。所以不會有人喜歡說教。

淩誌滔滔不絕地說著,隻要跟台球有關他就成了一個話癆,也不知道是誰引導的自己。

“還有一次我遇到一個中年大哥,雖然年齡大我一些,但是本身打球的時候很認真,也很尊重我的打法。我打的好的時候會積極稱讚,打得不好隻會說我運氣不好。偶爾交流一些技術方麵的問題也隻會用開玩笑的方式問我為什麼不那麼打,這就比較容易讓我接受。當然我學到之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我們倆之間就打得很愉快。”

短發女孩靜靜地聽著,不時讚同地點點頭。淩誌繼續說道:

“所以我覺得吧,你提到的那種感覺,應該是一種氣場,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氣質吧。有點像德州撲克比賽過程中觀察對手的氣場來判斷他是想棄牌還是想加注,亦或根據他的氣場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動。雖然打台球沒有那麼誇張,但對方在球台上的球風確實是會影響到自己,這一點確實是相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