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管事暗暗搖頭,要知道內力存與丹田之內,運轉之時需從丹田內調動,可丹田內衣亦是有限,內力用盡之時需打坐調息才能恢複。如此肆意揮灑便不能持久,所謂太盛難守便是這個道理。
鬥到第十招時洛千便覺得丹田空虛,渾身經脈被內力衝擊之下酸軟疼痛,銅皮無賴變成了軟腳蝦,又被趙管事打翻在地。經此一戰方才領悟內力運用當如細水長流,綿綿不絕之下才能收放自如。
三月後,藏書樓前。
洛千鄭與趙管事比武切磋,其他試煉弟子對於兩人的必是早已司空見慣,也懶得圍觀。洛千手中竹竿做劍,招式變幻莫測,時而劍氣噴湧,時而輕巧自如,招式轉換之時行雲流水,輕重緩急之間揮灑自如,重時雷霆萬聚,輕時蜻蜓點水。
趙管事見招拆招,亦將一根竹竿上下翻飛,進退之間信手一擊就將洛千招式化解,不時主動出擊逼的洛千回劍防禦,兩人攻守之勢盡在趙管事拿捏之間。
二人輾轉騰挪身形變幻鬥了三十招,趙管事好像沒了興趣,劍勢一變竹竿在手中激蕩扭轉向洛千攻來,這一劍使出趙管事渾身氣勢也隨之一變,猶如君王睥睨天下勢不可擋,氣勢急轉直下洛千竟不知如何抵擋,隻能倉皇後退。
趙管事使的正是千字劍法中“率賓歸王”四劍,隻是出招之時氣勢與洛千截然不同,洛千攝於趙管事氣勢劍招亂了章法,被趙管事一竹竿擊在胸口倒落在地。
趙管事收起竹竿又回了藏書樓,洛千從地上爬起用手揉著胸口緩解劇痛。仔細回味著剛才趙管事出劍時的情形,那一劍使出時趙管事好像變了一個人,平時溫和的老頭子好像變成了一代王者君臨天下,勢不可擋,嚇人的厲害。
深夜躺在床上反複思索,洛千好像窺到了一絲門徑,難道千字劍法除了招式的變化還有氣勢的變化。
第二天洛千破天荒的沒有找趙管事切磋,而是在藏書樓東窗之外點了一根蠟燭。二更時分趙管事如約而至,洛千和往常一樣早已在小亭中等候。
“多謝管事大人點播之恩,弟子悟了。”
趙管事嗬嗬一笑:“哦?悟了什麼?說來聽聽。”
“今日管事大人最後那四劍,氣勢以之前截然不同,那氣勢就跟皇帝出巡一樣帶著王者之氣,弟子雖然能破解那四招劍法,卻被氣勢攝住,生不起一點抵抗之心,莫非千字劍法還有氣勢的變化。”
趙管事欣慰一笑:“不錯!不錯!孺子可教也,你說的對,但也不對。”
洛千馬上作揖行禮,誠懇說道:“還請管事大人解惑!”
“並非隻有千字劍法有勢的變化,天下武學無論刀劍拳腳,都有四重境界分為“招、氣、勢、道。”,初學者以以招式為主,招式熟練之後當以內功駕馭招式,內功與招式融為一體之後則需演勢,勢到了終極則為道。天下學武之人,能熟練招式者十之八九,能以氣馭招者十之五六,能領悟勢之變化者百不足一,能得道者世間不過兩三人而。”找管事緩緩解答道
洛千聽到找管事證實自己的猜想,心中竊喜,忙行禮道:“還請管事大人教我勢與道之變化。”
不想找管事卻搖搖頭道:“勢之變化玄妙無比,已非他人能夠傳授,需的自己慢慢體悟,能不能領悟全看自身悟性與機緣。道之變化玄之又玄,恐怕我此生也觸及不到。”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
洛千心中還是不解,趙管事白天那一劍分明已經運用了勢之變化,為何卻說不能傳授。
趙管事似乎看穿了洛千的心思,說道:“我來問你,川流不息,淵澄取映,何解?”
千字文每一句蕭翎都為他講解過,毫不遲疑答道:“河流之水流動不止永不停息,潭淵之水清澈澄明,人之德行亦當如川流延及子孫,如潭淵清澈通明。”
趙管事點點頭:“不錯,這八招劍法劍意當如何?”
洛千頭次聽聞劍意二字不知所指,不過他對著八招劍法早已融彙貫通,思索一番嚐試答道:“前四招劍法流轉回環綿綿不絕,後四招劍法輕快明暢。”
趙管事再次點頭:“這四招劍法皆以水之變化為劍意,水無常形,可緩可急、可柔可剛,奔騰時天地變色,靜謐時風平浪靜,可練劍之人若未見過水之奔騰,怎能練出奔騰之劍意,奔騰之勢更無從談起。要想領悟勢之變化,閱曆、天賦、感悟缺一不可,絕非旁人所能指點。”
最新網址:.x23u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