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登天、平天、齊天、梵天、清天五境,加起來便有三十五重天。門主,這最後一重天,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天外天,大羅天?”
李中心當即想到了道經中天宮的劃分。
“沒錯,修士進入了大羅天,便證就了萬劫不壞金仙道果!”
“而武者修成了羅天境,便證就了武道神明!距離天人,也就不遠了!”
“那氣之一途的‘歸宗’,又該如何解釋?”
先天後期境界,“歸宗”與“見神”相對,應該能夠達到同樣的結果才對!
聽到問詢,李還嬰繼續做出解答。
“道貴常存,補神固根,精氣不散,神守不分,至真之要,在乎天玄,複入本原,命曰歸宗!”
“氣之一途的歸宗,實則以真氣反哺自身精元和心神,最終達到精氣神三元合一之境。”
“比起血之一途的見神,進境尤為緩慢。”
當然,風險也小了許多。
“不過,要想快速達到‘見神’之境,還需氣的輔助。真氣的修煉,也不能落下。”
她又提點了一句。
“門主請放心,弟子已洞開七竅,接引元氣入體了!”
若不是被洗髓拖累,他的真氣修為還能更進一步。
後天武者搬運內氣,一個時辰內在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中遊走三十六循環,便是“行氣周天”。
自此,內氣源源不斷,向著全身經絡湧去,直至通達周身。
這一刻,武者實力增長飛快,能夠做到內氣外放,抵消部分刀劍的傷害。
但內氣終究是內氣,能放不能收。
用得越多,越要從水穀之中補充,所以要吃掉大量的食物。辟穀丹小而輕便,蘊含百穀之精,方是武者最佳的補品。
但辟穀丹,不是人人都能吃到的。
於是乎,武者便學修士,向外索取。
天地元氣無窮無盡,便是第一選擇。
而修士,能夠接引更為高等的天地靈氣,完全是由於體內靈根的存在。
武者沒有靈根,若想溝通元氣,便須破開人體封禁。
所以,後天武者晉升先天武者,最重要的一步,便是“開竅”。
人之九竅,如地之九州。
當年,聖皇大禹鑄九鼎鎮壓九州,隔絕了妖魔入侵,但同樣也封鎖了子民的九竅。
尤其是頭上七竅,乃是溝通天地的橋梁。
撬開九鼎縫隙,打開七竅,便能吞食天地元氣入體,與內氣相合而成真氣。
人生於地,命懸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隻有突破真氣境,才可稱為真正的人。
當然,七竅一開,外魔自來!
再加上心魔作祟,武者的修煉風險也是大大增加。
不過,為了壽元的增長和強橫的武力,任何人都趨之若鶩。
至於身下兩竅,關乎精元的遺漏和元氣的傾瀉,為達成無漏金身,必須要鎖起來。
就像招財進寶、廣納四方的貔貅般,天地元氣隻進不出。
“開七竅、鎖二竅”,便是先天初期的修煉準則。
“引元入體之後,便是更深一步的‘入府’了!”
“在接引天地元氣灌體之時,適當配合內視,也能探明一些氣府所在!”
“不過,這並非要事!隻要你能順利‘見神’,測量周身氣府便可輕而易舉!”
“弟子謹遵教誨!”
得到了如此多的秘傳,足夠李中心消化好一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