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我們不能一直忍讓下去了,不然以後今天北榮來要兩個府,明天西楚來要幾個城,大家都知道我們好欺負,我們就離滅國不遠了!”
“求皇上下旨調蕭將軍回京。”
天聖帝被吵得頭都大了,他隻想安安穩穩的做皇帝,好好的享樂,可是,所有人都在給他找麻煩。
天聖帝正值壯年,但因為常年縱情酒色,身體虧空的厲害,病痛纏身,如今看起來倒有些像五六十歲的。
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下麵爭吵不休的大臣們,隻感覺頭昏腦漲的。
“行了,都閉嘴。”
天聖帝很是煩躁,他不想讓蕭焱去安陽,蕭焱年紀輕輕卻戰功彪炳,如今已經位極人臣,封無可封,賞無可賞。要是再放任他下去,自己這個皇位也要坐不穩了。
可是,不讓蕭焱去,安陽必然失守,到時候北榮的大軍一路攻打過來,他這個皇位依然坐不住。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立馬站出來:“皇上,臣認為可以派使臣和北榮交涉一下,將條件減少一些,兩府不能給,但可以多給他們些糧食。北榮地理環境不好,所以他們才每年攻打周邊各國強搶糧食,隻要我們多給他們些糧食,他們也許就會退兵。”
天聖帝一喜,讚賞的點頭,“不錯,這個法子不錯,愛卿,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了,選個使者去北榮,告訴他們土地不能給,但是可以多給他們些糧食,隻要他們撤兵。”
大臣恭敬垂首,應了下來。
天聖帝解決了一件心頭大患,放鬆了不少,想著昨天剛送進宮的美人,頓時感覺渾身又充滿了力氣。
“退朝。”
天聖帝迫不及待的就離開了,這讓其他主戰的大臣還沒來得及說上話就隻能盯著天聖帝的背影匆匆離去。
……
天朝的使者剛到北榮就被斬殺,連齊頌的麵都沒見著,消息傳回來時,全國震驚。
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北榮這個做法分明就是不守規矩,不接受談和,他們攻打天朝已是必然。
而在斬殺使者的第三天,北榮大軍開始攻城了。
安陽隻有二十萬兵馬,借著安陽易守難攻的地勢,劉已勉強守著。
可北榮來勢洶洶,他們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看著八百裏加急請求調兵支援的文書,天聖帝在大發雷霆後再次病倒。
大皇子秦元守代為處理朝政,丞相於欽從旁輔佐。
秦元守和天聖帝的想法差不多,蕭焱在百姓心中就是個守護神般的存在,戰功赫赫,他手上又有西北大營的六十萬兵馬,蕭焱若是在北地繼續經營下去,到時候根本沒人鎮得住他。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蕭焱回到西北。
天朝如今的兵力其實並不多,四個邊境城各駐紮二十萬兵馬。京城外駐守著一支八萬人的精兵,那是為了以防萬一外敵攻入京城用來救急的。
京城內還有一萬金衣衛保護京城內的安定。
而除了西北大營有六十萬兵馬外,雍州大營還有五十萬兵馬。
安陽是青州的邊城,而離青州最近的隻有西北大營,雖然西北大營如今聽蕭焱的,可現在,想救安陽,隻能從西北大營調兵。
秦元守很快就下令從西北大營調了二十萬大軍先過去,這二十萬大軍日夜兼程,大概三日就能到。雍州的兵馬便能有時間趕過去。
這樣一來,安陽就有九十萬兵馬,安陽易守難攻,對上齊頌的百萬大軍也有一戰之力。
安陽打仗的消息傳回來,北慶府的人倒沒有太大反應,該吃吃該喝喝,以前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在他們看來,安陽和北榮都摩擦那麼多次了,也沒什麼事,大不了又是賠錢割地而已。就算真輸了,他們也還有蕭大將軍呢,所以,大多數人還是很淡定的。
但徐墉可不是那些無知的百姓,朝廷的事他是知道幾分的,也知道北榮大將齊頌的能力,除了蕭焱,整個天朝都找不出第二個能與之抗衡的人物來。所以,要是蕭焱不守在安陽,即便有九十萬大軍,也守不住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