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謀郡守,千秋大業誌當先(1 / 2)

問完徐庶,黃射又問王粲。

此時王粲正在收拾行囊馬車,準備回荊複命。不得不認真梳理,沒辦法,蔡邕留下的書籍實在太多了。

王粲說的很質樸:“粲,隻會讀書的書生,沒有元直那般長遠的見識。我現在就回江夏,等你歸來。你以後去哪,帶上愚兄便是。愚兄沒有大才,但做個記室的才能,還是綽綽有餘的。”

王粲雖然沒有獻計,但是這番樸實的話,非常讓黃射感動。

“建安七子之首”心甘情願的給他當秘書,他能不感動嗎?經過一係列的波折,黃射與王粲的感情迅速升溫。

黃射深信,假如他現在一窮二白,還有無怨無悔的跟著他的人,那一定就是周泰和王粲。

依依不舍的別了王粲,黃射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求教賈詡。

賈詡既不是黃射的親朋,更不是黃射的下屬,理論上賈詡是不用搭理黃射的。

也許是黃射近段時間表現得可圈可點,令賈詡刮目相看,也許賈詡隻是結個善緣,賣鍾繇個麵子。

不管怎麼說,賈詡還是認真的給出了他的建議。

當黃射把自己的想法和徐庶的“三策”告訴賈詡後,賈詡不著急回答,先是反問:“敢問揚忠之誌乎?”

黃射隻得“推心置腹”,將先前與王粲說的話,又說了一遍:“昔日陳勝曾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桓、靈二帝,昏庸無道,奸臣當權,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人如芻狗,方才有黃巾之禍、董卓之亂。如今,漢失其鹿,群雄逐鹿,禍亂從生,朝不保夕。射不才,願為了天下百姓求得有個太平盛世!不求能‘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求“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此,才不至於碌碌無為,任人宰割,不負七尺男兒之身!”

賈詡大為讚賞,直言道:“小小郎兒,誌比天高!”

他仔細思索,對黃射道:“擇一美郡而牧之,乃上策。”

黃射苦惱道:“不知所求何地。”

賈詡笑道:“詡有兩郡,可供將軍選擇。”

“我一個都想不出來,你還能想兩個?”黃射心裏激動,嘴上說道:“請先生賜教。”

賈詡案上正好有大漢地圖,他隨手在地圖上點了兩下。

黃射脖子伸的老長,遲疑道:“長沙郡?汝南郡?”

“然也。”賈詡徐徐說道:“長沙郡位於荊南,雖然名義上是荊州牧劉表的轄地,其實卻是張羨的地盤,劉表早有不滿。”

黃射點頭,這個他十分清楚,他甚至還知道,再過兩年,張羨就會以長沙郡和鄰近三郡(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反抗劉表。

“張羨年老體衰,不似久命之人,其子更是無能之輩。假如,將軍能獲得長沙太守的職位,又有劉表的大力支持,將軍坐穩長沙,易如反掌。掌控長沙後,荊南其他三郡便是囊中之物。屆時,將軍手握荊南四郡,由詡勸鎮南將軍張濟提兵南陽,將軍的父親出兵江夏。嘿,三麵圍攻,荊州牧換個人領,也不是難事。”

“好家夥!這、這是慫恿我取代劉表呢!不愧‘毒士’之名”,黃射震驚歸震驚,細細琢磨:“如果真的如賈詡所言,謀取荊州也並非全無可能。況且,孫堅就曾任長沙太守,由長沙起兵,倒似條門路。”

黃射也有顧慮,擔心的問道:“如果按照先生所言,那小子一定會背負背主之名。”

黃射的擔心不無道理,“天下至德,莫大於忠。”他和他的父親名義上都是劉表的屬臣,不管自立,還是取劉表代之,背主之人都會被世人唾棄。

賈詡大笑不已,腹部都笑痛了,他帶著笑聲問道:“將軍還在乎虛名嗎?”

黃射默然。

沒錯,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劉備取荊州、取益州,都是搶占同宗的地盤。然而世人、後世人提到劉備還隻會說他“仁德”。

“可我也不是劉備啊。”黃射心裏嘀咕。

黃射皺著眉頭,拿不定主意,隻能道“請先生言之汝南。”

賈詡瞥了一眼黃射,想出言教訓兩句,忍住了。

他咳嗽一聲,繼續說道:“汝南郡三十七縣,二百萬餘人口,土地、人口皆不弱於南陽郡,便是稱為天下第一大郡也不為過。”

黃射盯著賈詡,問道:“然後呢。”

賈詡道:“將軍不是要美郡嗎,天下第一大郡還不夠美的?”

黃射無語道:“可汝南郡混亂之極,雖地處豫州,卻被淮南袁術所竊。汝南三十七縣不假,先不說有半數失落於黃巾餘孽之手,便是現存的縣城,也多為袁氏門生故吏所掌控,聽宣不聽調,何美之有?”

賈詡笑道:“如此,方可渾水摸魚,亂中取勝!”

“先生的意思是?”

“現任汝南太守徐璆,立朝正色,忠貞之士,袁術求而求不得,璆早已煩術。將軍可求陛下招璆回朝,以廷尉征,當詣京師。將軍自求汝南太守,則兩全其美,名正言順。”

“徐璆?那個殺了袁術一家奪得玉璽的人嗎?”黃射努力回憶,印象中好像有這麼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