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來了個轟天雷(1 / 2)

卻說呼延灼這邊,靠著連環馬軍的巨大衝鋒威力,一舉殺傷梁山將近3000多人馬,生擒梁山500多人,同時奪得300多馬匹,大捷!

呼延灼高興之餘即刻將消息上報東京,同時下令犒賞三軍。

在殿帥府的高俅得知呼延灼打了勝仗,非常高興,第二天就上報了徽宗皇帝。

宋徽宗起初對梁山賊寇都沒什麼概念,沒辦法,他生性懶散,僅有點的精力都在花在藝術追求尚,至於政事是能躲就躲,不能躲的也對付著來。

所以蔡京、高俅等人說什麼他就信什麼,高俅和蔡京要求朝廷剿滅一幫攻擊地上豪強的賊寇,他沒多想就同意了。

近年來國內流寇四起,淮北王慶,江南方臘造反已成氣候,但不理時政的宋徽宗一直認為這些匪寇不過疥癬之疾,並沒放在心上。

蔡京等人為了********,彰顯自己治天下有方,也是能瞞就瞞。

自己的兩位重臣派人打了勝仗,現在人家來彙報了,宋徽宗不能駁重臣的麵子,就表示了下,著即宣旨,“賜呼延灼大軍封禦酒十瓶,錦袍一領,並差官一員,齎錢十萬貫前去行營賞軍。”

10萬貫賞錢,不愧是做表麵功夫的宋徽宗!

高俅回到殿帥府,即刻差官領著賞賜去前線****。

三天後,呼延灼得知上麵有禦賞下來,和韓滔出二十裏外迎接。

到了營寨中,流程走完,呼延灼受了賞賜,領著差官參觀了被他捉拿的五百多梁山賊寇,最後大擺酒席接待差官。

酒席上,差官,也就是前番點撿呼延灼三軍的其中一人,發現彭玘沒在,問道,“怎麼不見彭團練?”

呼延灼直回道,“彭團練立功心切,不小心中了敵人的埋伏,被晁蓋捉去了。”

差官回道,“如此倒有所缺憾,還望將軍早日擒得匪首晁蓋,到時一並押送京師,將軍之功必上達天聽。”

呼延灼連環馬軍在手,陣地戰已然不將梁山放在眼裏。

隻是要攻打山寨,靠自己的馬軍沒什麼效果,呼延灼說出了心中所想,“現在群賊不敢再來和我的連環馬軍對陣,隻敢龜縮在水泊的灘頭處。”

“現在我軍可以直撲山寨,掃盡水窪,擒獲眾賊,拆毀巢穴。”

“但無奈梁山泊四麵是水,裏麵岔道太多,前番濟州團練軍就因此吃了大虧。最好的方法是我軍於遠處用火炮對山寨狂轟亂炸,待賊寇自亂陣腳,我再用兵強攻。”

“然本將軍雖有善戰之兵,怎奈沒有善操火器者。久聞東京有個炮手淩振,名號轟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裏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

“若得此人,本將軍即刻可攻下賊巢。還望天使回京,於太尉前多多美言,將此人差遣過來,隻要淩振一到,某誓破賊巢。”

差官聽後答應替呼延灼進言,次日起程,一路無話直奔京師。

回到京師,差官見到高俅,說了呼延灼求索炮手淩振的事。

高球聽後直接傳下鈞旨,傳來了甲仗庫副使炮手淩振。

淩振,祖籍燕陵人也,是北宋盛世第一個炮手,人送外號是轟天雷,而且他武藝精熟,正是,

火炮落時城郭碎,煙雲散處鬼神愁。

轟天雷起馳風炮,淩振名聞四百州。

當下淩振來參見了高太尉,受了行軍統領官文憑,回到甲仗庫,便令手下收拾鞍馬軍器。

淩振把會用到的煙火藥料,已經做好的的各色火炮,和一應的炮石、炮架,裝載上車,帶了隨身衣甲盔刀行李等件,領著四十多軍漢,離了東京,取路直奔梁山泊而來。

來到行營,淩振先參見了主將呼延灼,然後又見了先鋒韓滔,問清楚了梁山泊水寨遠近路程。

山寨險峻去處,淩振一番計算後,準備安排三種炮石來轟擊:風火炮排在最前麵,中間擺金輪炮,子母炮放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