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武鬆多少有點不辨是非。
李逵就不說了,魯莽亂殺,在江州亂砍軍民百姓不說。
他最最不應該殺滄州知府的小衙內,一個四歲的小男孩。
雖然書中說他殺這小孩就一句話,但想起來不禁讓人毛骨悚然。
再有,李逵捉鬼一回中,他又亂殺了兩個自由戀愛的男女,狄太公的女兒和王小二。
人家太公得知女兒被殺,痛哭不已,但李逵卻強詞奪理的辯解,還讓人家酒肉款待。
李逵的所做所為,以現在的觀念看起來可以說是妥妥的恐bu分子。
林衝、燕青等人,性情謹細,不是胡亂傷人之輩。但卻做不到所謂梁山好漢“該出手時就出手”的俠肝義膽。
魯智深行事,雖然魯莽了一點,但很多時候做事卻又細致有耐心。
他拳打鎮關西時,居然能拿條凳子坐了四個小時等鎮關西,性急之人能為了不認識的人坐等四個小時,這耐心真不是吹的。
救林衝時,魯智深說:“灑家疑心,放你不下。恐這廝們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將來。見這兩個撮鳥帶你入店裏去,酒家也在那店裏歇。夜間聽得那廝兩個,做神做鬼,把滾湯賺了你腳,那時俺便要殺這兩個撮鳥;卻被客店裏人多,恐防救了。酒家見這廝們不懷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裏出門時,酒家先投奔這林子裏來等殺這廝兩個撮鳥。他倒來這裏害你,正好殺這兩個!”
可見魯智深熟諳人心,這點從他對宋江不怎麼感冒也能看出。
反觀燕青如此機靈之人,放冷箭救盧俊義後,竟又被附近官兵捕捉回去了,做事竟不如魯智深精細。
李逵粗心的連自己老娘都讓老虎給吃了,糊塗的無以複加。
另外魯智深十分好學,魯智深起初不識字,在城門口傻看捉自己的通緝令。
到了後來五台山宋江參禪一回中,魯智深就能將讀長老給的偈語了。
最後在杭州坐化前,魯智深能討紙筆寫字了,他寫了一頌子,曰:“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裏扯斷玉瑣。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篇頌子雖然粗白,但在明白如話中也自有章法,深得佛學真義,比之武鬆的“殺人者打虎武鬆也”的八個字中的“者也”兩字水平隻高不低。
魯智深可謂活到老學到老的典型,而李逵等好漢到死也是大字不識一個。
最後他是有武功的好漢裏最得以善終的一個,老施(施耐庵)雖然沒有明顯表露對他的偏愛,但從他的結局能看的出老施對他還是親眼有加的。
林衝一聽到魯智深的聲音非常激動,直喊道,“智深兄長,我在這呢。”
兩人見麵直接來了一個熊抱,之後,林衝趕緊對魯智深介紹道,“智深兄長,這位是我梁山泊主,晁蓋兄長。”
晁蓋忙躬身說道,“梁山晁蓋見過大師。”
就在此時,魯智深身後傳來一聲厲喝,“晁蓋小賊,我沒去尋你,你竟敢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