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下山曆練時 1(1 / 2)

新皇十三年,路尋十八歲,蒲婉十七歲,兩人雙雙在這年破繭成蝶,進入先天境。

破境後,路尋想下山獨自闖蕩一番,蒲傑同意了,蒲婉道不想下山,就想留在山上,但還是被蒲傑催了出去,讓她也出去看看世界,覺得總呆在山裏也不好,隻是她僅是應付事的在清水縣裏的醫館工作,對於先天武者來說來回也方便,蒲傑沒說什麼,他心裏也想著女孩子近點好,至少有些事自己能照顧些,便也默認了。

至於王鈞昭,早在新皇十年的時候就被蒲傑催下山了,蒲傑覺得自己已經把能教給他的東西都交給他了,剩下的都需要自己去悟,再呆在山上也沒什麼用處,還不如早點入世,早點創造一番事業。王鈞昭下山後去了府城三法司直屬的六扇門當了名捕快,像他這種入了先天多年的二流高手在府城當個捕快那是綽綽有餘了,而且還是優先錄用。

一年後,他寫信告訴蒲傑,他要被軍隊特征到淮南省駐軍中當百戶,算是升官了,信中的喜悅之情讓讀信的人都能產生共情,因為這是他離開家族後靠自己闖出來的。兩年後,也就是路尋下山的那年,他再次寫信說自己被調入京城當郎官了。雖然級別算是平調,但是京城比地方的機會要多,又是能偶爾見到皇帝的郎官,便是滿足升官的基本條件,混個臉熟。隻是他這次來信的字裏行間沒有喜悅,有的隻是平平淡淡。

路尋下山後也是順著王鈞昭的路在走,因為他這是第一次獨自外出闖蕩,先順著前人的腳步踩可能會更快的適應,適應後愛幹什麼再去幹什麼,但他沒去府城,直接去的省城,去省城的六扇門當捕快。省城高手雲集,像他這種剛出茅廬的小孩隻能從最低級的捕快幹起,但好在省城的六扇門人也不多,隻有一個宗師捕頭,還有兩個先天的捕快同事,剩下的都是後天的雜役,之所以人這麼少,一是因為剛建國,百姓安居樂業世道清平,也不需要那麼些人去管理,二是因為武林上的人對新朝廷還保持觀望的態度,很多人沒想好到底要不要加入朝廷。

六扇門的主要任務就是抓捕一些罪大惡極的死刑犯和那些有修行傍的犯罪武者,而一宗師三個先天得配置之所以能應付這些事情,主要還是因為宗師之上的人很少犯事,畢竟到了宗師境那就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對於這種位置上的人來說聲望永遠比犯罪得來的利益更重要,況且即使有人冒險那也可以向上麵要人協助辦案。

像路尋這樣的先天武者一年可領五十兩紋銀,而且吃住全包,基本上就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五十兩算是實打實的收入,他都想好了,到時候拿到俸銀,自己留十兩,剩下的都寄給師父,以報師父這麼些年教育的恩情。

六扇門吃的極好,畢竟是三法司直屬部門,待遇自然是沒得說,專門給配了個廚房做一日三餐,每頓都有菜單。他聽說其中有個麵點阿姨特別好,每次都會多做一樣麵點。

至於住的地方就不盡人意,是個大通鋪,一群人混著睡,磨牙打呼嚕放屁說夢話的都有,路尋不喜歡這種氛圍,他還是喜歡有一個自己的房間獨自住,至少能讓自己安靜的修行,對於他來說捕快這份職業隻是他的跳板,不是他的終身職業,他不能在這荒廢。於是他就想在省城外買個農家院搬出去住,下山的時候師父塞給他三十兩的銀票,他出城去看,才發現三十兩隻夠在偏遠的地方買個小房子的,但他也沒嫌棄,畢竟有要比沒有強。

二十兩,路尋在省城外臥虎溝的地界買了個小房子,這裏背靠青山,麵朝小河,風景秀麗,唯一的缺點就是離城稍微有點遠,但這對路尋來說並不算缺點。房子設施齊全,也不用大修,屬於去了就能入住,也正巧人家家裏有急事,趕著賣房才讓他撿著便宜。

村子名叫山泉村,聽村的老人說是因為村前的小河便是山泉水,故才叫這個名。村裏大概百十來號人,靠著種地織布為生。在路尋搬進來住的當天,就有人來串門看看是什麼樣的新人住進來,他們說著前房主家庭的變故,生活的淒苦,再問及他是幹什麼工作的,路尋會用在城裏打雜的去搪塞人家的詢問,因為官和民無論如何都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可不想因為身份把彼此變得生分,見麵低頭叫官爺,那生活就不美妙了。

村民來串門也並沒有任何目的,純粹是因為山村的娛樂設施太少,串門閑聊便是少有的娛樂,打磨著時間,彼此都能快樂,路尋在幾天的功夫就差不多把村裏的人都認全了,他也經常會在城裏買點糖分給村裏的孩子吃,孩子們也因此在大人麵前說盡路尋好話,這帶你小法子也讓路尋更快的融入這個村子,雖然他本可以閉門不出誰也不待見,但他不想做個人們口中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