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十年,初春。
距離京都城八十裏外有個很出名莊子。
此莊名為壽棺莊,祖祖輩輩靠陰門為生,直白來講是賺死人錢。
壽棺莊原本有幾十戶人家居住,因難娶妻,嫁女難不少人家搬離了這裏。
在壽棺莊,有戶姓秦人家,他家主靠賣棺材為生。
現任掌家名為秦六,已年過六旬,三十而立之年成家,妻子養育三子一女早早撒手人寰。
妻子走的早,秦六靠著勤勤懇懇撐起這個家。
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能幹的,再能幹因為他家糊口營生讓許多人家父母望而卻步。
兒子娶不到妻,女兒尋不到婆家,一時之間讓秦六生出搬離壽棺莊心思。
此刻秦六手中拿著一尺來長旱煙煙袋在吧嗒嘴,煙鍋裏冒著絲絲白煙。
煙嘴離口,秦六一隻手舉著煙袋竿,目光環顧四個女子一眼。
“小秋,你向來主意多,說說你的看法。”
秦六跟女子商量搬離壽棺莊的事情,四個孩子無人言語。
被點名乃是秦六最小女兒秦秋,芳齡十四!
“父親,搬離壽棺莊我們以後靠什麼糊口?搬出去簡單,問題是以後怎麼辦?難道我們要坐吃山空嗎?”
秦秋的話讓秦六沉默了下來。
秦春瞧了一眼自己小妹:“父親,小妹說得對,我們秦家祖祖輩輩都是靠做棺材賣棺材為生,除了這,我們也不會其他的呀?”
秦六瞧了一眼自己大兒子,臉上都是無奈。
“老二,你怎麼說?”
秦夏吊兒郎當:“我隨便,反正又不是我一人娶不上妻。”
秦冬接話:“二哥,你若是有本事就去給我找個嫂子回來,不然少在這裏陰陽怪氣的!”
眼看秦夏與秦冬要吵起來了,秦六咳嗽一聲:“都給我閉嘴,一個個都老大不小了,就不能讓我省點心麼?”
倆人閉了嘴,秦秋瞄了一眼自己兩個哥哥,眼中都是無可奈何。
房中安靜了下來,秦六剛要說話,外堂響起了吆喝聲。
秦六把煙袋插在自己腰後腰帶上,弓著腰走了出去。
秦秋尾隨其後,秦春幾人沒動。
來人是他們莊王家嬸子,她來是說親的。
這是好事,秦六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王家嬸子娘家有個侄女,去年丈夫溺水而死,留下他們孤兒寡母四人,如今有意帶著三個孩子改嫁。
秦六笑不出來了,神色隨著王家嬸子的話變很精彩。
王家嬸子瞧著他的神色:“秦大哥,壽棺莊啥情況你應該清楚,不是我說,若不是你家小春是個能幹的,我還舍不得把侄女嫁入我們莊上呢!”
壽棺莊真真是個娶妻難嫁女難的地方。
秦六心思百轉,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王家嬸子的話。
若是拒絕這門婚事,大兒子婚事又沒了著落,答應又覺得委屈自己兒子。
就在秦六陷入兩難時,秦秋開口了。
“父親,此事何不問問大哥呢?”
秦六眼睛一亮,跟王家嬸子賠個不是,讓她稍等片刻,小跑去了後堂。
王家嬸子下巴揚起多高,擺出一副高人一等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