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吾家千裏駒,奮蹄在今朝(1 / 2)

朝內北街是四九城最特別的一條街——巷口、巷尾,都設有崗哨——都是軒軍。

這是上回軒親王“遇刺”鬧出來的;朝內北街並不算長,軒親王府和孚郡王府兩個大戶,已占了半條街,其餘住戶,哨兵也都是熟悉的,除此之外,一切訪客——上自親王,下至白身,都要攔了下來,先敬一個軍禮,問一句,“什麼人?哪裏去?”得到答案了,再敬一個軍禮,“請吧!”

如果形跡可疑,就要仔細搜查——當然,這種情形並不多見。

琦佑自然也被攔了下來,他一邊兒對著哨兵陪笑臉,一邊兒在肚子裏暗暗咒罵:“且由得你們神氣——倒要看看你們還能猖狂幾?”

過了崗亭,遠遠兒的便看見,孚王府前,車水馬龍,輿從鼎盛。不過,車子也好,轎子也好,都貼著王府高大的水磨磚牆,一溜兒排開,齊齊整整的;仆人、車夫、轎夫,雖也彼此交頭接耳,可沒有人高聲笑喧嘩——並非因為這兒是孚郡王府,而是因為——不遠處就是輔政王府啦,彼處關防之重,遠過巷口、巷尾,氣象森嚴,望之生畏。

因為“外頭”安靜,“裏頭”的熱鬧,就隱約可聞了——金石絲竹盈耳,咿咿呀呀的皮黃調子,也能大致分辨的出來。

琦佑不由有些奇怪:已經開戲了?——我可是一下值就過來了,一丁點兒也沒有耽擱啊!

一進大門,眼前一花,迎麵竟是一座大大的紮花牌坊,上頭八個大字,“熱烈慶賀山陽大捷”。

這個……嘿!

不曉得啥好了。

琦佑就在門房的耳房裏,換上了隨身攜帶的便袍——孚王麵前,他既然以“家奴”自居,那麼奔走之際,就不大好穿朝服了。

孚王府有一個專門的戲台子,建在後花園的“鸝笙水榭”,演員、觀眾隔水而對,十分別致;琦佑循聲覓蹤,一進後花園月洞門,果然,已經開戲了——遙遙看去,台上,一刀馬旦、一大武生,正在翻翻滾滾,花式糾纏。

這出戲,嗯,應該是……《穆柯寨》吧?

扮穆桂英的,好像是……筱紫雲?咦,他不是專擅閨門旦的嗎?怎麼串起了刀馬旦?

不過,這個穆桂英扮了起來,這個身段兒、這個“做”、這個“打”……嘖嘖!這個颯呀!沒曾想,筱老板竟是……文武雙全?嘖嘖!不得了!了不得!

琦佑不錯眼的看了好一會兒,方才醒過來——哎喲,得先給主人請安啊!

他趕緊往觀眾裏頭看去——大多都是宗室子弟,也基本都是熟麵孔——包括他自個兒的“本主”,老惠親王的第五子、俗稱“心泉貝子”的奕謨。

奕謨是“子弟書”大家,“子弟書”分“東城”、“西城”二派,奕謨是公認的“西城”一派的翹楚,這一類堂會,當然絕不會缺席的。

可是,沒見著孚王。

不過,他的目光,還是微微一跳——他看見寶燏了。

嗯?這麼根廢柴,九爺居然也——

寶燏是寶鋆的母弟,其言行事跡,詳見本書第十一卷《大王之風》第一百二十三章《不速之客》至一百二十九章《上入地》。

就在這時,旁邊兒有人喊了聲,“琦大!”

琦佑一扭頭,“喲!成二哥!”

“看呆了吧?”成堂笑嘻嘻的,“筱老板這身段兒——嘖嘖!哎,你看,楊宗保快撐不住了!就要被穆桂英拿下嘍!”

琦佑一笑,“是看呆了!”

略一頓,“倒沒想到,筱紫雲的武戲,竟也是這麼溜!這出《穆柯寨》,這個穆桂英……好!真正是好!”

“下頭還有呢!”成堂道,“《七星廟》的佘賽花、《棋盤山》的竇仙童,《樊江關》的樊梨花——都是筱紫雲的!今兒個,你可是有眼福了!”

琦佑略一怔,奇道,“怎麼?今兒個,筱紫雲的戲……都是武戲?”

“都是武戲!”成堂道,“不單筱紫雲,別的角兒,基本上,也都是武戲——楊月樓的《長阪坡》、《安會》、《惡虎村》,徐香的《群英會》、《鎮潭州》、《取南郡》,孫菊仙的《雍涼關》、《李陵碑》、《搜孤救孤》……你瞅瞅!”

“呃……這是為了什麼?”

“應景嘛!不是‘熱烈慶祝山陽大捷’嗎?這個……‘鋪厲武功’什麼的嘛!”

“呃……原來如此……九爺還真是……別有心思啊!”

“可不是?”

琦佑定一定神,向觀眾席努一努嘴,“怎麼?‘假寶玉’也來了?”

這的是寶燏。

因為行二,外頭的人,都叫寶燏“寶二爺”;又因為“燏”、“玉”同音,私下底,人們替他取了一個極有趣的雅號,叫做“假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