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蹭車位 1(1 / 2)

玉帶斜街45號院坐落在北京的東郊。

許是早些年間,這座城市的一些街道,是按河道枝幹劃分的,導致這裏出現了一些以“斜街”命名的街道。比如,玉帶斜街就是玉帶河畔的有名街道。這條斜街,在90年代初就林林總總的建了很多樓房,在當時那個年代這個片區算是這個城市裏比較繁華高檔的地方,很多單位也把產權房建到這裏,作為給職工的福利房。

45號院麵積不大,臨街,是個僅僅有三棟樓的小院,但它的產權單位卻比較複雜,分別為:某學校、某建築公司、某集團公司和某鄉鎮大隊。這就導致了這個院裏的房產劃分也不統一:有職工福利房,有單位集資房,還有大隊的集體產權房。盡管這個院的產權比較複雜,但管理從來沒亂過,一直都是各單位管理各單位的住戶,住戶有任何問題都直接找自己單位尋求幫助解決。

玉帶斜街45號院還有一個社區名字,叫“榴金園”。聽老人講,當年斜街這一大片是皇上的禦園:梨園、桃園、棗園、櫻桃園......各種果園。而這兒,45號院這片兒,就是禦園的石榴園。

或許是承著石榴紅紅火火吉祥平安的寓意,也或許是本來這兒鄰裏之間多數就都認識,總之,榴金園的街坊四鄰之間互相照應,相互幫助這樣的好傳統一直被延續了下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榴金園的周邊被不斷規劃。建立了大型商超,建立了公園,建立了中小學校幼兒園,建立了社區醫院,就連區級婦幼醫院大概也是想,借著這曾經的禦用石榴園多子多福的地氣,建在了這玉帶斜街上,緊鄰榴金園社區300米。

隨著商品房的交易,曾經榴金園的一些老住戶陸續搬走,一些新鄰居又搬進來,這就導致了這個社區出現了新的問題:管理混亂。盡管社區入駐了物業公司,但社區治安管理不到位,綠化麵積不足,停車位不夠,以及群租房等等問題,雨後春筍一般全部湧現了出來。

榴金園曾經的榮耀,也被環境更優美、管理更先進的新建社區所取代。現如今的它,極不情願的戴上了“老破小”的帽子。而現實版的“搶車位”也在這個社區不斷上演。

剛進院兒門口的晨瑛,眼瞧著一輛不是這個院兒的車開進了院兒。晨瑛心想:不會又是來蹭車位的吧。

果不其然,從車上下來的是一位穿著工裝上衣,牛仔緊身褲,小皮靴的四十來歲的女人,瞧著身高得有一米七,被那緊身褲裹著腿,倒是顯得有些壯。她“嘭”的一聲關了車門。

扔垃圾回來的大壯姥姥,也看到了這不熟悉的車,停在了院裏唯一一個空車位上。她看那女人下了車,試探的問:“串親戚啊?”

那女人沒說話,隨手按了車鎖就要走,大壯姥姥說道:“不是這個院兒的住戶不讓停車。你可以停院兒外麵車位去。”

“我就停這兒怎麼了?你們家地兒啊?車位寫你名兒呢?”也不知道那女人是看這大中午的院兒裏沒什麼人,還是看大壯姥姥一個幹瘦老太太好欺負,毫不客氣的說到,“管得著嗎?”

大壯姥姥也是沒想到,她好言相勸的,這女人怎麼上來就夾槍帶棒的說話呢。她愣是沒接上話。

那女人像是勝利了一樣,瞪了一眼大壯姥姥,趾高氣昂的朝著院兒大門口走。

“你怎麼跟老人說話呢?爹媽沒教過你啊?”晨瑛本來想直接上樓的,聽到大壯姥姥被人這麼頂撞,便攔在了女人前麵,心想:你一蹭車位的,牛什麼X啊。

那女人直愣愣的朝著晨瑛走了過來,狠狠的瞪了晨瑛一眼。晨瑛看她白眼還沒翻完,就感覺自己肩膀被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