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月朝會(1 / 3)

是夜,醜時三刻,一條黑影從城頭翻越而過。在緊身的夜行服下,其身軀看出得略顯魁梧,但身手卻矯健異常,隻見他恰到好處的躲過夜巡衛隊,又幾乎是剛剛好的從各條小徑之間、各家屋簷之上的最短距離穿行而過,即使是在這漆黑的夜裏,他的動作也極為迅速,看上去像是整個行進線路沒有一丁點兒多餘的路程,好似對整個城市的地形都熟稔無比。最後他落在一處高牆大院的後門邊,十分有規律的學著貓頭鷹叫了幾聲,沉寂片刻後,院子裏便傳來兩聲輕咳,隨即門內一粗獷男聲壓低著聲音道:“月光清明。”

門外那黑影立馬壓低著聲音回道,“集落如矩。”

話音落了一會兒,這後門便輕輕的打開了一些,門外那黑影一閃而入後,這門又悄悄迅即閉上,幾個呼吸間,夜又歸於萬籟俱靜般的沉寂。倘若借著零星半點的月光,能隱隱看清這高牆大院的正門口,懸掛著“內禁衛府”四個大字。

汀茫曆6122年春,壬戌年三月一日卯時,清晨微風撫柳,鳥語伴隨著些許花香飄入千家萬戶,朝陽從天邊稍稍露出半輪金邊,帶著無限光耀冉冉升起,把整個大地都映照上層層金光,原本略顯濕重的空氣也變得清爽純粹起來。

此時,汀茫大陸清寧王國的都城--中宮,一座傲立在大陸最中央的雄偉城市早已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各類市井商販是這座城市全天生活的開端,天還未至蒙蒙亮的時候,那些賣早點的鋪子便已擺出熱氣騰騰的各類包點,接著是稍大點兒的以各類麵食為主的店麵,撐起鋪旗,從小屋內抽出些桌子凳子擺在臨街邊,便招呼起過往的客人來。也有些用扁擔挑著籃子筐子的各類小販,早早的就等在了各個城門口,在城門打開的第一時間蜂擁而至,如同活水注入幹涸的河道,瞬間就占滿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激活了這個城市一天的脈動。幾乎是太陽剛剛露出全部圓圓麵容的時候,中宮城內便充斥滿了商販的吆喝叫賣聲、過往人流的道早招呼聲、車輪與地麵的摩擦聲以及拉車的畜牲偶爾發出的叫聲,這座城市熱鬧繁華的一天通常便是這樣以稀鬆平常的方式拉開帷幕。

與此同時,清寧王朝朝會大殿歸心殿之上,滿朝文武官員也已是麵對王座肅穆以立,群臣皆低頭不語,俯首待命。戎裝侍衛分立兩側,均是右手持著戟身、左手握著刀把,目不斜視、身體繃得緊直,襯托出大殿之上的一派威嚴景象。

奇怪的是,那正中崇高的帝王之位上卻一直是空空如也。

“嗯~咳!”一聲清嗓之音從帝位左斜下方的一鶴發耄耋之年的官員口中發出,打破了這大殿暫時的安靜,隻見他麵朝群臣,姿態傲然,一雙雄雌吊眼帶著犀利之色緩緩掃過階下群臣之後,這才開口道:

“今日距離那鬼域賊子亂我東南之境已是一年有餘,自聖上親征後,我等臣子皆盡心盡力輔佐朝綱,如今這皇城上上下下,這中宮裏裏外外,皆是一派蒸蒸日上之景,各業各行所為之事亦均是事半功倍,諸位以為,相比於聖上在時,城中此番景象如何啊?”這鶴發耄耋官員言罷,麵不改色,隻是以手緩緩撫過胡須,眼色卻是不緊不慢的向站在最前方的一名身材瘦弱、麵帶病怏之相的白發老者,清寧三大衛之一的右丞衛祖爾圖看去。

隻是這鶴發耄耋之人話音剛落,大殿之中,參與新月朝會的群臣瞬間就因為這句話而變得騷動起來,皆是前後私語、左右相議,紛紛麵露為難、詫異或是震驚之色,也有些許官員默立不語、靜觀其變。這一月一次的新月朝會,本是理順王朝各類大小事物,定奪重大事項的重要朝會,現在經程興這麼一說,好似是要和皇上的執政分個高下出來,雖然程興是皇上親點的代為執政大臣,但現在這情況,也確是讓這文武百官一時間既摸不著頭腦又有些心驚肉跳。不過反觀那祖爾圖,倒是依舊低首不語,削瘦的臉龐上沒有任何變化,仿佛什麼也沒有聽到一般。

人聲嘈雜之中,一肥首矮胖官員左右看看,嘿嘿一笑,手持官職令從隊列而出。

“稟內禁衛大人!”一聲高喊讓朝中幾乎所有的目光均聚了過來,隻見這肥首矮胖官員因身材極其渾圓,其步履以一種旁人看上去極為滑稽的方式走到殿前,持起自己的官職令高聲道:“卑職近期多次巡訪探查民間,但見巷陌街坊一派生龍活虎之色,田野阡陌處處蓬勃盎然之景,現今朝政興盛之風,實謂前不見、從不聞啊!”

這內禁衛大人正是朝中站於皇位旁邊之人--程興,中宮皇城的朝中有左禦衛、內禁衛、右丞衛三大衛,分管兵事軍隊、禁衛律法以及農商諸業,在三大衛之下,又分有左禦衛之下司戰禦、司謀禦;內禁衛之下司戍禁、司律禁;右丞衛之下司育丞、司興丞六大司,是稱三衛六司。此時程興聽得那肥首矮胖之人言罷,微微點頭,眼神稍稍衝之投以讚許之色。

百官聽之、看之,已是有人泛起了心思,開始尋思著內禁衛程興與這肥首矮胖官員演這麼一出意欲何為。

“哼!”人群中倏然響起一聲冷哼,仍是司育丞安豐茂麵帶慍怒憤憤之色踱步而出,持官職令怒視先前發言之人肥首矮胖官員道:

“不知李大人從何所見,竟出此等不負責任之言,自聖上親征之後,田間民心是每況愈下,且不論賦稅已較往年多征三次,每每征稅之時,更有貪髒枉法之徒借機索拿卡要,總總鬧些個事情出來,而後,那些鬧事的大小卒吏不但得不到應有的懲治,反是借著衙門律法倒打一耙,這鄉野百姓隻是敢怒不敢言哪!民怨日積月累,如同凶猛洪水,再結實的堤壩也總有擋不住的時候,李大人既是多次巡訪民間,何以又對此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呢?單單這個月以來,我所知曉的一些農佃底商已經被賦稅征得快揭不開鍋了,證據在此,李大人可要過目?”

說罷,安豐茂從懷裏掏出一個冊本,揚在手中。他的這段言語顯然也是代表了這朝中大部分官員的想法,有一部分官員的讚同之聲隨即交頭接耳地響起,剩下的仍是不言不語,繼續觀望著情況。

被安豐茂稱為李大人的肥首矮胖官員本欲反駁兩句,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去接過安豐茂手中的冊本,況且朝上附合安豐茂的群議四起,安豐茂又生得臉正須茂、身材魁梧,氣勢上也是完全壓製住他,一時間,他竟是尋不得話語來反駁,隻是辯解道“你你你。。。你胡說”,爾後卻再也接不上話來,站在大殿前方一下子急出了滿頭大汗,姿態好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