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變故(1 / 2)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過了不知多少年的大一統時期,天下又再次分裂,戰亂不斷,又不知過了多少年,在眾多小國中,有四大國家一躍而出,將天下分成四塊,時為四足鼎立。

南冀國,帝都金鑾大殿內。

“陛下,請三思阿,卓將軍三代忠勇報國,決不可能叛變啊,卓將軍被北漠大軍包圍數日,軍困馬乏、兵盡糧絕,不得已而降北漠此乃緩兵之計,陛下可命人聖旨與他,卓將軍看了聖旨定會歸來”一副紫色官服打扮,年紀約三十出頭的的文士正跪在地上為這個已經投降北漠的卓將軍求情。

卓家乃為南冀國名門望族,早在天下大亂之時,第一代卓老將軍便追隨南帝南征北戰,為開創南冀國大業立下赫赫戰功,在南帝登基時便封卓老將軍為淮翼候,食邑萬戶,世襲罔替!卓老將軍之子卓越,承父位之後,鎮守南冀國北境三十年,開疆拓土,被先帝加封上柱國,食邑十萬戶。第三代卓長風將門虎子,少時便奪武狀元名號被賜金劍,可配劍上朝!至此卓家達到仕途頂峰。

“蕭尚書,陛下待他卓家不薄吧?這是朝臣有目共睹的,就算他被北漠大軍包圍,夏將軍已率大軍救援,不過半月便可到達。大不了當以死報國,馬革裹屍,如此當盡到軍人的本分!可他卓長風貪生怕死、臨陣叛國,損我南冀國威,如若不加嚴懲,以儆效尤,當難服眾也!”說話這人身著一身紫色直裰朝服,腰間紮條同色金絲蛛紋帶,黑發束起以鑲碧鎏金冠固定著,身高八尺有餘,兩道濃眉微微向上揚起,細目長髯,此人正是二品大員尚書令-塗義

“塗大人,此事定有蹊蹺,不仿等夏將軍歸國之後再行判斷。如此也算得公道”文士再一次求情,可他沒有注意到後麵的朝臣都在惡狠狠地瞪著他。

“陛下,臣在職期間,曾多次聽聞卓長風收取官員賄賂為其謀私利,蕭大人這般為他說情,莫非也是收了份錢?”大理寺卿道。

“陛下、各位大人,臣有話要奏:“卓長風身居高位,不謀其政,不僅常年閉府不出,以病為由拒絕上朝,而且縱容部下霸占百姓私田,假借國家之名,多收地稅、人頭稅等,視國家法律為無物,如此下去當是國家之災難,社稷之禍也!”兵部尚書話音剛落,眾臣皆附和。這時塗義嘴角剛微微揚起,轉眼臉麵再次恢複平靜。

“張鎮,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枉侯爺平日裏不斷提拔你,你卻反過來落井下石!小人!你這等諂媚奉承之徒,也配議論侯爺?”文士大怒指著兵部尚書張鎮罵道。

這時,隻見一小太監匆匆跑上龍駕前,片刻,尖著嗓聲喊道:“肅靜!陛下口諭:令尚書令塗義總理卓長風一案,大理寺卿劉參為副手輔佐,限時半月,退朝!

“臣遵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鑾儀衛官大喊道:“鳴鞭!百官退朝。

隨著響亮的三聲鳴鞭聲,百官陸續退朝。這時隻見眾文武紛紛圍在一人身旁道賀。這人麵並無露喜悅之色,反而四處張望。突然,一把推開眾臣向另一個人匆匆跑去。

“蕭尚書,蕭尚書~請留步”

文士回頭望了望跑來的這個人,心襯道:“此人朝堂上處處駁回我請求,他私下找我幹嘛?”

“塗大人,朝堂已下,您叫我留步,不知有何吩咐,所說之事是為公還是為私?”文士雙手抱拳拱揖道。

“此事,既是公也是私,關於抑製豪民兼並;以限田裁異端之民;蕭尚書不妨給我個麵子,不必再追查,如此卓長風叛國之案…

“你我二人皆是朝廷命官,所談之事當以公事為主,尚且一碼歸一碼,豪民土地兼並之風泛濫,導致大量自耕農破產,造成眾多百姓衣食無著,減少了政府的賦稅、徭役來源,此乃社會弊端必須嚴查根治!至於侯爺一案,想必大人心知故明吧?此事又何必再說,改日再敘。”文士正欲掉轉頭,被塗義一把揪住袖口。

“哈哈哈,蕭尚書當真高雅的很,如此一來,你是要徹查到底,與我為敵了?我本給你個機會,作個交易,就衝你這說話口氣,不談也罷,半月之後,準備為他家收屍吧!”說罷,一甩文士衣袖大踏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