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的大殿之中,古樹參天,綠樹成蔭,紅牆黃瓦,金碧輝煌。
大殿頂部的壁畫上,滿天星辰,無限光明,其間蘊藏著無數能量,有無數縷細微又玄妙的波動。
中央之處,一名白袍老者緊閉雙眼,如一顆老樹般站立,口中念念有詞,須發皆白的白袍老者,身材雖是不高,卻相貌清臒,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星儀”轉動,夜空裏的星辰,反映著的就是人間眾生的命運。
良久,他的手微微的顫抖了一下,漸漸有了動靜,他緩緩抬起了右手,舉手間,一縷縷靈氣不斷的向其身上凝聚,靈霧飄渺,看上去形似道教老祖羽化飛升。
突然,殿門處傳來腳步聲,一名身著蟒袍且眼神有些陰晦的人影緩緩走來,於白袍老者十步外恭敬的站立,微微躬身,用十分尖銳的聲音說道:“國師大人,陛下有旨,林貴妃喜懷龍種,請大人前往祈福,測國運!”
話音落下,白袍老者眉頭一皺,緩緩睜開雙眼,並沒有回答來人的話語,反而仰頭看向屋頂的星海,心中百感交集。
白袍老者名喚“法正”,擔任淩陽帝國的國師一職,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算是朝堂上元老級的存在,前幾年更是被派遣前往總督那條牽扯國運的“京瑤大運河”,負責疏通一國龍脈之事,取得卓越的成績,深得皇帝讚賞。
同時也因為這件事情,導致另一件悲劇的發生,在這座欽天監中,如果說除了國師以外誰最深得“天象”“曆法”等學問,大家絕對毫不猶豫指向那位年紀輕輕就已經擔任二把手的“監副”。
這位監副大人年幼時天資聰慧,是國師大人於京城之外被撿回的孤兒,賜名“常思”,經過這些年的悉心教導,就連國師都不由得感歎“江山代有人才出”,常思的悟性和心性在當世都是上佳之選,使其有了“後繼有人”的感想。
可惜造物弄人,剛好就在國師外出之時,接替其事務正是常思,而就在這時,皇後竟然喜得龍子,而且還是當今陛下的第一個兒子,按照慣例,欽天監需要前往祈福及測運,由於國師不在,自然就由常思前往,果然上天是公平的,常思在智慧方麵無可挑剔,可是情商卻一塌糊塗。
那一日,京城迎來曆年少有的雷霆暴雨夜,雨水大的就連皇宮內的水槽都來不及瀉水,冷水浸過了腳麵讓人難受,可與之相反的皇宮卻熱鬧非凡。
後宮內,皇上可能喜得長子,並未因對此而感到不妥,反而心情大好的看著常思,問道:“監副,我這皇兒如何?”。
周圍剛剛忙碌完的太醫宮女們皆是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尤其是床上的皇後,炯炯有神的盯著常思,一點都沒有剛剛生育完的虛弱狀。
常思聽命向前,看著這名剛出生的龍子,沉默了片刻,說道:“降生之日,風雨交加,此乃大凶之兆,而且此子我觀其眼珠向外凸露,瘦削的麵龐,一生比較多災多難,禍事不斷!如無意外,日後應為陰刻之君王。”
話音剛落,大驚失色,太醫宮女們紛紛跪倒在地,後背冷汗直流,俱是佩服這名監副的大膽直言。
皇上收斂笑容,不言不語,沉默片刻後,更是一揮龍袍就轉身離去,
皇後被驚得目瞪口呆,嘴巴圓張,如果不是城府夠深,怕是被當場氣暈了,登時氣急敗壞,玉手緊握,指甲都是刺入掌中,鮮血也是滲了出來,尤其是剛剛對自己百依百順的丈夫,竟然就這樣離去,更是讓她感到了絕望,宛如怨婦一般,冰冷的眼睛慢慢的落到了常思的身上。
常思也感到氛圍不太對勁,同時自認為盡到職責,隨即告辭離去。
第二日,京城內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欽天監被“莫名人士”血洗,雞犬不留,同時監副常思被分屍於內殿。
第二件是朝會中,皇後懷抱皇子闖入金鑾殿,留下一句“若君疑妾,母死子死”的話語,最終,皇後因“後宮不得幹政”的理由,罷黜皇後之位,母子二人更是被逐出京城,遷移在“吳王”的封地之中。
欽天監一案也在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最終不了了之,國師大人在事件後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最終也隻得到皇帝的幾句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