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1 / 2)

地仙,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這句話,乃是流傳於人間的道書對於地仙的釋義。說的便是這類中乘之才,往不好聽去說,便是不上不下的半吊子。

“不悟大道又怎的了?自在逍遙才是福!這些個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有本事你也修個地仙給我看看!”

唐仙客隱著身形,於半空中飛過一處道觀,見觀中院裏一老道正對著一眾弟子宣講道學,恰巧論及地仙一事,不禁多聽了幾句。聽罷頗不以為然,亦甚是不屑。

不錯,這唐仙客,他正是個地仙。人或多或少都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論的,仙人也不例外,更何況還是個“不悟大道”的地仙。說起這唐仙客,他成仙的經曆,可謂一個奇字。他自己常想,自己當是這世上最年輕的地仙了,多年輕?眼下,他虛歲二十七,卻已具地仙修為。這世間許多修道之士一個甲子、兩個甲子、甚至數個甲子都未必修得到地仙等次,而他三十不到,滿打滿算還不足半個甲子的修為,卻已躋身地仙之列,真可謂羨煞旁人。

唐仙客自己也明白,自己能達到如此境界,乃是全仰仗師父師娘的提攜,若非如此,以自己的平庸資質,想這般早早便升得地仙之境,豈非癡人說夢。說起與師父師娘的相遇,那當真是自己的造化。自己原本無門無派乃一散修,數月前自家鄉雲都前往東方的青丘求仙訪道,起初於青丘山中結廬而居,不想他前腳茅草房剛一蓋好,後腳便有一年輕公子路過他的茅舍,與他寒暄,隨之邀他上山小坐。他隻道是這山間隱士,便欣然前往。待到了他家,方知此人便是傳說中的青丘仙人,原來此人道號仙信,他的妻子名叫竹含真,這竹含真乃青丘山上隱修門派青丘派的掌門。他二人雖皆是數百歲的長者,實則看上去卻僅二十來歲年紀,男英俊,女更是貌如天仙,當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不,他們就是神仙。

當時唐仙客便拜服於他二人之下,孰料竹含真卻言青丘一派自古隻收女弟子,拒收他入門。正感為難之際,還是仙信更為變通,言稱竹含真雖不收他入門,但他自己卻可以個人名義收唐仙客為徒,竹含真是他妻子,自然也便是唐仙客的師娘了。如此,唐仙客便順利拜入他二人門下,同時他也並非青丘派門人,與青丘派並無幹係。

拜師之後,仙信竹含真二人自多有傳他不少長生法門,他亦受益匪淺,隻覺拜師數月所得便已遠超往日十數年自個修行。拜入師門後才約莫一個月,師父師娘便令他下山遊曆,下山之前,仙信將數百年修為以真氣傳輸與他,竹含真擅於丹道,則贈以內丹。經他二人這般慷慨傳授贈送,唐仙客不日便突破地仙之境。

臨行之際,仙信囑咐他萬不可將仙家神通輕易示人,平日行走應當謹慎低調為上,然若以仙家修為行奸作惡,為他知曉,必親手誅殺之。如此等等,令他謹記於心。

禦空而行之際,唐仙客回憶種種,頓感自己修仙所得太易,心底不由泛起一絲惶恐,轉念一想,自己眼下的境界雖得之太易,然亦不可不知珍惜,平日定當牢記師父教誨,謹言慎行,好好曆練。下山之前,師父師娘曾交代他一事,聽師父師娘他們說,這世上有一個惡靈,這個惡靈唯恐天下不亂,如若放任不管有朝一日必將釀成塌天之禍。然而這惡靈是靈體,平時行蹤神鬼莫測,既可附著軀殼實體,又可不依賴軀殼實體往來行動。是以其行跡極難被捕捉到,縱是師父師娘這等地仙,要想尋得這惡靈行蹤也極為不易。是以他們想讓自己分擔一些,畢竟眼下自己也已具有地仙修為,平日裏可利用地仙修為四下搜尋察探,一旦發現有關這惡靈的線索蹤跡,便立馬告知他們。師父師娘特意交代此事,想必十分緊要,唐仙客不敢怠慢。

他此番正欲前往的,乃是一處人跡罕至的偏僻所在。下山以來,平素他時有利用地仙修為或是隱身飛行,或是元神出體,這般巡遊各處,窺探四方。近日得知一事,是何事?原來,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天劍客”方仟與“鬼手”徐旌揚相約於某處決鬥,這決鬥的地方本來極少為人知曉,甚有可能僅他二人知悉,然而唐仙客利用地仙修為窺探得知,這二人相約決鬥的地方乃是神州西南的莽莽荒山之中,這偏僻之地甚至連個名字也沒有。

“這地方連個名字也沒有,如此偏僻野地,不知方大俠可否介意。”

這說話之人一襲黑衣,長發披肩,持一杆長鋼槍。但見他相貌英俊,劍眉星目,器宇不凡。

“我既來了,便不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