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起始於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滅亡於公元907年,朱溫篡位建立後梁,唐哀宗李柷被迫禪位。中國從此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麵。
唐朝曆史可以概略分成數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唐太宗時期國力逐漸複蘇,且擊敗強敵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
唐高宗時期,唐高宗與武後時期擊敗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後,武後於公元690年建國周,即武周,女主政治達到高峰。直到公元705年唐中宗因神龍革命而複辟,唐朝得以恢複。
女主政治直到唐玄宗繼位後才完全結束。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史稱天寶危機,於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
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暫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
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了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導致全國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製。他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於公元907年逼唐哀帝禪位,唐亡。朱全忠建國梁,史稱後梁,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末年,唐宣宗去世之後,相繼為帝的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政治敗壞、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不少叛亂相繼發生,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也被破壞殆盡,徹底動搖了這個政權,也產生了李國昌、朱全忠等新藩鎮。
859年唐懿宗繼位,他為人驕奢淫逸,寵信宦官;並且篤信佛教。為了崇佛,不惜削減軍費。公元860年後相繼發生裘甫之亂、龐勳之變與王郢之變。其中龐勳之變破壞關東地區的經濟,有賴沙陀軍首領朱邪赤心率軍助戰而定,朱邪赤心因功賜名李國昌。
873年唐僖宗繼位,唐僖宗為人專好鬥雞打毬,寡顧朝政,更大的叛亂在北方誕生。由於關東連年水災,加上政治敗壞,鹽價銳升,使得盜賊不斷。874年王仙芝聚眾於長桓(今河北長桓)起事,隔年攻陷山東西部、流竄於河南淮南一帶,聲勢益盛。公元878年王仙芝戰死於黃梅(今湖北黃梅),餘部潰散投奔黃巢。
黃巢由亳州(今安徽亳州)南下掠奪江南與嶺南地區,沿路屠殺不斷,並且攻陷商業大城廣州,華南經濟幾乎全毀。
公元879年,因為軍隊遭遇瘟疫,黃巢率軍經桂州、沿湘江北上流竄回江南。隔年,黃巢正式西進,攻陷洛陽與潼關。掌權宦官田令孜帶唐僖宗逃往四川,黃巢入長安後建國齊。
廣明元年三月,黃巢以朱溫為東南麵行營都虞候,攻陷了鄧州(治今河南鄧縣),以阻止荊、襄官軍北上。接著又遣尚讓、王播率軍進攻鳳翔(今陝西寶雞)。尚讓以為鄭畋乃一介書生,不諳軍事,麻痹輕敵,中了埋伏,大敗而歸,損失兩萬多人。原已投降義軍的唐夏綏節度使諸葛爽這時也背叛了義軍。
四月,黃巢任命其將王玫為邠寧節度使,為唐將所攻殺。這時部分官軍已分別進至長安附近的渭北、沙苑、渭橋、武功和盩厔(今陝西周至),漸漸逼進長安。黃巢誤以為唐大軍趕到,急忙率軍出城東走,唐軍再次入駐長安。
然而,唐軍入城後大肆劫掠,亂不成軍,各地勤王之師也因為號令不整,收複的長安又被黃巢奪回。唐室隻好赦免叛逃漠北的李國昌、李克用父子,李克用率沙陀軍協助唐軍克複長安。
另一方麵,黃巢部將朱溫於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投降,賜名朱全忠,受封宣武節度使(治汴州)。黃巢東走並且包圍朱全忠於陳州。公元884年李克用率軍解陳州之圍,並且追擊黃巢軍。黃巢於隔年被其甥林言斬殺投降,黃巢之亂平定。
而後,黃巢降將秦宗權叛變,率軍在中原地區四處攻掠,一度攻陷東都(今河南洛陽),造成了“極目千裏、無複煙火”的局麵,直到唐昭宗時才由朱全忠平定。
平定民變後的唐室因為國力衰退而被關中藩鎮反噬。而宦官與外廷為了政治''鬥爭又拉攏藩鎮加入戰局,最後演變成各藩鎮爭奪朝廷。這些藩鎮以河東李國昌、宣武朱全忠與鳳翔李茂貞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