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謎案(1 / 2)

所謂聽同期,簡單來說,就是把采訪回來的素材進行整理,將裏麵的被采訪對象所說的話用文字記錄下來,標好時間碼,方便寫稿和剪輯時使用,其實就是個在沙中淘金,去蕪存菁的過程。

當然,對於每個編導來說,聽同期都是一項非常枯燥卻又不得不做的工作。但是大多數編導,甚至是實習生,都不願意做這件事,認為這就是個無意義的重複勞動,甚至絕大多數實習生都覺得,聽同期這事兒,除了費耳朵,啥也學不到,甚至連存在感都刷不到。

可是路北岑在國視台實習的那一年裏,倒是從聽同期這件事裏,摸索出了很多門道。一開始她也隻是被動地聽,或者說為了讓自己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麼枯燥,而是在聽同期的過程中,真正去了解每一個選題,去了解這件事,然後逐漸發現,其實如果認真聽了,這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因為每一個成熟的編導,都有一套自己的采訪方法,不是所有的被采訪對象都是那麼善於言辭,或者說願意向記者袒露心聲的,那麼,怎麼設置問題,什麼樣的溝通方法,能讓被采訪者開口,其實是有很多技巧的。

譬如這位陳芳老師的采訪,完全就是開放式的,任由被采訪人自由發揮,之後她再補充了幾個她沒有弄明白的問題,一個人的采訪就結束了。

路北岑聽完這起案件的主辦警官用了差不多四五十分鍾,把這起案件前前後後都講了一遍,才大概明白了這起案件的始末,從案件本身到偵破過程,再到案件背後隱藏的,長達幾年的矛盾拉鋸戰,都很複雜。

案發是有人報警,在本省安田縣,一個非常偏僻的廢棄采石場外的無名小路上,發現了一輛已經被燒成框架的小型機動車,報警人說車裏的司機位上,還坐了個已經被燒成焦炭的人。

警方到現場之後發現,現場的情況和報案人說的基本一致,那輛被燒成框架的小型機動車,車窗玻璃和輪胎都已經在烈火中發生了崩裂,周圍散落著很多玻璃碎片和高溫分解過的輪胎橡膠。

而車上駕駛位,確實有個已經被燒成焦炭的人,法醫現場確定,人已經死亡。

技偵的民警當時就辨出,這輛被燒成框架的小型機動車,曾被爆出過好幾起自燃事故。

這是汽車自燃導致駕駛員被活活燒死?可這個看上去的案發現場,實在讓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汽車真的自燃,那火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躥起來,無論如何,駕駛員都是有條件能夠逃命的。

在這種情況下,警方進行過現場勘查之後,法醫把已經基本上碳化的屍體,帶回局裏,進行解剖,尋找死因,順便提取DNA,以便日後確定死者身份,但是法醫當時就覺得,屍體燒到這個程度,隻怕這兩樣,都很難,起碼安田縣,是缺乏相應設備的。

人和車都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這就為確定死者身份帶來了極大阻礙。

警方在詢問過報案人之後,就更加沮喪了,他也是騎摩托車路過,這裏有條小路能通往另外一個鄉,他是一大早趕時間去替別人殺豬的,他經過的時候大概早上五點半的樣子,四月的天,已經朦朧有了亮光,看得清路了,當時那車就已經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