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月中旬,大姨搭乘送菜的貨車來了。說是和姨父來參加杭州一個遠房親戚家子弟的婚禮,順便遊覽一下,想到靈隱寺燒燒香。
“雖然離的這麼近,也就是結婚的時候來杭州白相(玩)過。”大姨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正好是休息日,既然來了就多玩兒幾天!我可以做向導!”林明熱烈歡迎。自己每次下鄉都得到熱情的招待,人要懂得回報。
靈隱寺在杭州西南麵,是著名的景點。它創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曆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刹。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裏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裏建寺,取名“靈隱”。五代時吳越國王崇信佛教,廣建寺宇,當時靈隱寺規模宏大,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餘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
清康熙南巡時,賜靈隱寺名為“雲林禪寺”。現在天王殿前的那塊“雲林禪寺”四字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禦筆”。
靈隱寺自創建以來,曾毀建1o餘次,1956年和1975年兩次整修,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文革時,靈隱寺也曾遭受衝擊,紅衛兵到處破四舊,揚言要拆廟宇,毀佛像,將靈隱寺踏平。寺內僧人憂慮恐慌,請了很多主席像,從佛像頭部一直貼到腳下。這樣一來,有人要毀佛像,勢必破壞主席畫像,這是任何紅衛兵都不敢貿然行事的。
在毀寺和保寺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是周總理下達“靈隱寺暫加封閉”的指示,這才使千年古刹轉危為安。靈隱寺恐怕是杭州市當時唯一沒有被破壞的宗教場所。
周六清晨,林明和大姨夫婦前往靈隱寺。門票有兩道,靈隱寺頭道大門+飛來峰現在漲為第二道大門,即靈隱寺正殿(廟票)為3o元一張。和尚們真是與時俱進啊!據說除夕夜來燒頭香的,門票3oo元起。昔日的名山古刹沾染世俗紅塵,讓人覺得遺憾。
在靈隱寺門口,有很多賣香的婦女,2o元/把。大姨買了一把,虔誠的捧著,隨著人群向裏走。林明和姨父走在後麵,先參觀了入口處左側的石窟和理公塔。石窟很黑,裏麵有十八羅漢像,還有一線天,需要仰望才看的到。
出了石窟,左手邊是條河,河上有幾座橋。河水被枯葉壅塞,靈脈斷絕,後來上遊重新築壩蓄水,才勉強能看。河對岸是著名的“飛來峰”,有無數石像夾雜其中,沿遊步道可以上山。山上遍布古藤,石階多被踩的光滑無比,一不小心就要摔倒。總而言之,到處是手垢,接客過度。
林明他們打算先去正殿燒香,回程再沿著“飛來峰”遊覽。
快走到靈隱寺正殿的時候,人群突然擁簇了起來。今日與往日不同,和尚們穿杏黃色僧袍,在正門前兩側列隊,連山門都開了,實在是稀罕。靈隱寺一般不開大門的,香客要從兩側進入。第一殿供奉的是未來佛彌勒,簷下高掛“靈鷲飛來”四個大字。
方丈站在彌勒殿門口,似乎在等待什麼重要的貴賓。和尚們紛紛整理儀容,杏黃色僧袍在風中擺動。有幾個年輕和尚長的頗為俊俏,引的一群小姑娘拍照。
兩邊有警察約束人群,守衛著山門前的一小片空地,把路也清好了。大家都站在路兩邊,向來處張望。
不一會兒,駛來一輛黑色導引車,後麵跟著的主車,是一輛加長的黑色奔馳,號牌是ooo1,掛著貌似某國的國旗(紅藍黃綠四橫條)。一群穿黑西服的人,環繞著穿白色亞麻休閑裝的高大中年男子下車,向山門走來。難得一見的靈隱寺方丈親自迎接,規格真高。